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图说天下 > 列表

升级高考防作弊措施还需标本兼治

2016-03-13 21:49:20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在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高考制度,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在目前尚未到另一种更好制度和形式替代的前提下,高考还是国家选拔人才、...

  作者:袁文良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又即将拉开大幕。日前,教育部专门发出《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采用二代身份证现场报名确认、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及时进行信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由此说来,今年的高考防作弊措施将再度升级,同时也为高考作弊现象敲响了警钟。

  在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高考制度,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在目前尚未到另一种更好制度和形式替代的前提下,高考还是国家选拔人才、培育栋梁的重要制度和主要方式。对历经“十二年寒窗苦”的考生来说,高考无疑成了他们改变一件命运的人生大事。因此,每年特别是近几年高考之际,尽管各地反复倡导“诚信高考”,国家还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将高考作弊纳入刑法,入刑定罪,但仍存在考生作弊神器与防作弊措施的较量,一方有隐形耳机、智能手表、牙齿装仪器等作弊手段,另一方就有金属探测仪、无线电监测车以及如今的指静脉验证等,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高考中出现的各种舞弊现象,显然是对神圣高考的亵渎,是对公平公正高考制度的践踏。究其原因,固然有考生为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冲动,但更多的恐怕还是诚信道德和社会责任在学校教育中弱化的反映。因此,要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一考定终身”的巨大诱惑下铤而走险,必须坚持教育与打击并重,做到标本兼治。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承担起各自职责,坚持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各类学校要把诚信建设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坚持以思想品德课为主线,在各门学科中渗透诚信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做人的观念。在高考来临之际,要不失时机的开展“崇尚诚信、远离舞弊”为主题的诚信考试教育活动,组织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使广大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切实把诚信承诺落到实处,自觉杜绝考试失范行为的发生。

  其次,要提升防止作弊的技术含量。现在的作弊,其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隐蔽,眼镜、手表、钢笔、钱包等日常用品,经过高科技改装后都可以成为作弊的接收器或发送器。同时,现在的作弊呈现出商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科技化、团伙化的运作模式,从而增强了预防的难度。因此,各地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认真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作弊形式,采取高科技手段,完善针对性措施,真正以“高精尖”的科技办法来斩断考试高科技作弊的链条。

  再次,要严厉打击教育内部人员“监守自盗”行为。纵观曝光的高考作弊事件,总能发现教育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的身影。因此,对发现的作弊事件,不应由教育部门调查处理,而应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对涉及作弊的组考、监考、巡考等教育内部人员,也不应只满足于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应该从严追究其法律责任,从重予以依法处理。因为这些人参与作弊,其性质比学生个体作弊更加恶劣。另外,教育内部人员参与作弊,必定会有经济利益掺杂其中,因而必须予以从严处理、从重打击。

  总之,只有引导广大考生自觉把诚信当成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并加大对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令参与作弊的各类当事人都付出惨痛代价,才能让高考作弊神器失去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使神圣的高考做到公平公正。

更多

热门关键词:措施 高考 措施 袁文良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