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学生远离网贷陷阱?
作者:曹灿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悲痛之余,他的家人和同学们还得接着想办法处理债务。(3月21日 《中国青年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因为掉入网贷陷阱不能自拔而自杀的事时有所闻,这让人们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在思考:用什么办法能让大学生远离网贷陷阱?我认为,只有既加强对大学生网贷的监管,又让大学生在网贷面前学会自律,才是可行之策。
其实,大学生网贷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搭建的分期消费网络平台,客观上能刺激消费,大学生网购意愿很强烈,网络能使他们的消费省时省力,其分期付款方式也可以缓解一些大学生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控制消费欲望的能力不强,相互攀比的面子消费,很容易让资金链断裂出现违约行为,也难以培养他们的理性消费观。
大学生网贷盛行,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人数众多,我国共有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一部分大学生习惯了超前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金融机构少不了要争夺这个市场。二是给大学生借贷风险小,大学生有较高素质,即使自己还不了贷款,其父母也是会“替子偿还”的。
对于大学生网贷要加强监管。现在,网贷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目前并没有纳入银监局的监管范围,成立一家网贷平台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拿到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并在工信部备案即可。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立法,对网贷服务商的准入进行规定,对服务对象进行详细规范,以维护网贷健康发展。另外,为了防止网贷监管职责分散于各个部门,导致监管主体不明确,出现相互推诿,监管效果难以保证的情况出现,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强调网贷的协同监管,通过公安、工商、工信以及金融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来实现。
大学生网贷也要自律。大学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识,学会理性消费,培养自己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
当然,高校也可以考虑开设一些金融课程,让大学生了解一些融产品的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知识,使他们尽量远离高利贷产品特别是违约后惩罚力度特别大的网贷平台。家长也要对孩子的开支情况加强监管,切莫让其消费“任性而为”。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徐云鹏: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地名?
于治国:“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值得点赞
王传言:“只生不养”是无奈的次优选择
何勇:“天价复号费”,这个真可以有!
朱波: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 令世人刮目惊看
“造花雨自拍”式闹剧缘何“高调亮相”?
苗凤军:职业打假正义有限度需要以法矫正之
男子网上兜售23岁女尸骨的法律思考
周歌:“网络造谣传谣遭拘”督促网民恪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