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作画示爱,对艺术不妨多些宽容
作者:陈永轩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为了向心仪男子示爱,37岁的浙江台州市女驴友在仙居县神仙居景区饭蒸岩的峭壁画了一幅6米多高的该男子头像。景区发现后与她沟通,女驴友表示会尽快清理。(9月30日 《人民日报》)
景区的“到此一游”乱象屡见不鲜,公众对这种胡乱涂鸦的不道德行为义愤填膺。但这次,很多网友认为岩画是“真情流露”,希望景区能保留,“画作有技术含量,有故事,可以开发为景点。”相关部门表示:“此风不可长,此头不可开。如果以后还有人乱涂乱画,景区如何管理?”
女驴友岩壁作画确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壁画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不得不清除,从艺术的角度却有保留价值。女驴友连续60余天的创作,景区工作人员没有发现并及时制止,说明景区管理确实存在疏漏。如果,政府能进一步规范在景区进行艺术创作的管理,我们对艺术创作不妨多些宽容。古代很多文人骚客的“乱写乱画”,在现代却成为了大众熟知的人文景点,传为一段佳话。苏轼的《题西林壁》、李白的《壁画苍鹰赞》、陆游的《钗头凤》,都是诗中的经典。
既然古人使得,今人为何使不得?当然,景区对艺术创作的宽容必须基于规范的管理。对于已经成熟的景区,尤其是人文景区,管理部门要维持景区原貌,不能为了一个可能问世的大作,去破坏一个已经存世的大作。对于自然景区,如果艺术家出现创作灵感,可以先向景区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创作可行性,同时向社会公示其创作思路,征求公众的意见。简言之,多一些谨慎,少一些即兴。
对于不知名或者未开发的景区,政府则可以借艺术的力量打造新的景点。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开辟专门的地方来供人创作,同时在到访游客中展开调查,根据游客的反映周期性清除,留下那些真正有意义的创作。人文艺术不能只吃祖宗的老本,今人也可以尝试为后人留下一些经典。
简言之,景区管理不能把艺术创作和“到此一游”混为一谈,有些题字绘画不但没有破坏风景,反而因为自身价值一同被保留下来,成为了景点的一部分。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楠之:用法律法规为广场舞戴上“耳机”
程奎星:十一出游,做文明游客“美美哒”
李忠卿:刷量器出故障,大V用啥遮羞?
曲征:公务接待“禁酒令”关键看如何落实
练红宁:升国旗敬英烈庆国庆
刘建超:向革命前辈致敬 “红色气质”不能退
李忠卿:罚站近600名女生是权力越界
侯文学:农村因婚返贫现象值得关注
曾德凤:《摘缨会》中宽容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