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领租对象回家过年不靠谱
网络图
作者:郭喜林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据腾讯·大豫网1月24日报道,28岁的双双,在一家广告公司担当策划,月薪过万,是旁人羡慕的白领精英。在现实生活中,她从不乏主动追求者,但双双总感觉缺少那么一点点的感觉。随着年华的流逝,家人对双双的要求也愈来愈紧。眼看就快要过年了,双双就想到了,找个朋友充当下自己的男友,来应付下家人。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双双却发现,身边有这样想法的朋友还真不少。
真的搞不懂,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究竟是怎么了?为啥连个对象都找着?月薪过万的女白领找不到如意郎君,令人不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女白领租个男友回家靠谱吗?如果装的不像,家里人不会相信,如果装的太像情侣,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是何苦呢?
恋爱婚姻的确需要缘分,如果有缘无分也不行;恋爱婚姻的确需要感情,如果没有感情,那就是一个木乃伊,而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另一半。但是,如果青年男女留心观察的话,是完全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另一半。找对象没有那么难,只是自己没有用心观察罢了。在自己身边的人当中,并不是没有意中人,而是某些男女这山看着那山高而已。久而久之,就挑花了眼,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
在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已经告诉当代青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想要浪漫一点的爱情,这就是择偶标准。而且,富有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但是,这需要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对方各方面的条件再好,缺乏感情就无法实现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目的。而且,《诗经》还告诉青年男女:“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也就是说,谈情说爱的最终目的,不能光让别人看,再美的女人不能当画看,再帅的小伙子,不能让他成为贾宝玉和当代陈世美。自己所追求的另一半必须和自己心连心,如果双方没有信任感,就无法建立真正的感情基础。所以,爱情需要彼此信任和理解;所以,美不美和帅不帅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心灵美不美,关键在于是否诚实守信,关键在于有没有责任心。
如果月薪过万的女白领,能用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精力去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男生,就能把他的心理活动分析清楚,就能准确判断出他是不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如果一个月薪过万的女白领连这点观察判断能力都没有,那就值得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了,那就说明自己没有用健康的心态对自己做出评价,而且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忽略了一个女人所需要的精神财富是什么。所以,月薪过万的女白领找不到自己的心上人。
可以说,对于爱情来说,首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可以说,对于爱情来说,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另一半,又要正确对待自己。既不能过于贬低对方,又不能过高低估计自己。正如古人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究竟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那可就麻烦了。如果一个女人既怀疑另一半是否般配于自己,又怀疑自己找的对象能不能对得起大众,而且怀疑能不能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幸福,那就只能当剩女。因此,找对象不能三心二意;因此,谈恋爱必须相互坦诚相待。只有经过交流与沟通,才能充分了解和认识对方。而且,也才能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
但是,不管怎么说,租个对象回家过年不靠谱。而且,只能是自欺欺人;而且,只能更让父母操碎了心。如果租个对象回家过年,不仅是在骗父母,而且更是在骗自己。如果花昂贵的租金租男友回家应付父母,还不如把租金孝敬给父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袁文良:利用寒假补齐孩子的“短板”
李忠卿:开房属于隐私,岂可随便公开
关育兵:愿“铁骑”大军成为主动选择
王成成:“抓阄回家过年”的背后辛酸谁人知
李忠卿:师德缺失比学识浅薄更可怕
郭静:“20个馒头”引发的“心酸案”如何破?
【我看过年】回家,过年:过年,回家
曾德凤:话说插队
程振伟:起名字焦虑的背后是文化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