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精细管理,理财意识需从小抓起
作者:梁恬
你小时候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与大多数“80后”“90后”由父母代管的“糊涂账”相比,“00后”“10后”的压岁钱管理更加精细化,其投资渠道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愈加多元。(经济日报 2月3日)
春节走亲访友,孩子们总能收到不少压岁钱。传统的压岁钱习俗,是长辈向完备传递满满关爱和祝福的一种载体。记得小时候,我们的家长总会说,爸爸妈妈帮你收着,等长大了再还给你。然而等到长大了,早就淡忘了,当年的那些压岁钱到底去哪儿了?也成了一家人互相调侃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岁钱的数目也从九十年代的10块、50块,涨到了如今的500元甚至上千元。当年被“骗走”压岁钱的“80后”“90后”们如今已经成为了爸妈,他们的孩子“00后”“10后”的这笔“巨款”,应该怎么处理呢?
据了解,当前孩子们压岁钱,主要有几种使用模式。一种是由孩子自己管理支出,通过在“账本”上记账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样,一年的生活中,孩子能够很明确的看到自己的“资产”支出和结余情况。第二种是家长帮助孩子把钱存到孩子名下的银行账户保管,留作以后的教育花销。第三种,也有父母用压岁钱帮子女购买保险、理财等产品,进行简单的投资。当然,还有父母把孩子的压岁钱“回收利用”,用于支付给亲朋好友孩子的压岁钱。
不管是哪一种使用方式,压岁钱承载着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合理的保管、利用压岁钱,对于启蒙孩子的资金收支意识、培养好的理财习惯,同时建立起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和责任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多样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一定能给压岁钱的传统赋予新的意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曾德凤:做个文明的贪婪者
侯文学:为逆势突围的新能源企业点赞
宋建生:盛宴变“剩”有违节俭家风
李兆清:若要人不知,还需行得正坐得直
李忠卿:15个春节病房值班,该弹还是赞?
郭喜林:为啥“草根春晚”连年火爆?
城管举牌警示骗局,炒作还是亲民
程振伟:“光棍村”需要社会补偿
喝酒猝死判决被驳回朋友交往怎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