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疫情,成败全在社区基层医护,这个考题有点儿难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估计下来,超过99%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人,将在社区医疗机构治疗,二级、三级医院则承担着不到1%的重症救治任务。两者都很重要,但走出疫情的关键在社区医生,在分级诊疗的基层,以及充足的药物储备。”1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卫健委组织的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张文宏教授在谈到如何打赢疫情新形势下的保卫战,如是研判。(2022年12月18日人民网)
走出疫情,成败全在社区基层医护,张文宏教授说得话很有道理,基层医护人员直接面对百姓,如何服务百姓,能够将疫情控制在基层,基层医护人员是第一道关口,做好了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面对张文宏教授给出的这一道考题,百姓认为,对于基层来讲,还真是不容易做到,特别难,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城市有社区医院,在农村有社区医院吗?没有,在农村只有赤脚医生,但也并非村村有。农村有乡镇医院,乡镇医院又有多少医务人员可用呢?很多乡镇卫生院,只有七八个医务人员多者十几个人,而辖区群众应该有几万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感染大军,他们全部化身为千手观音恐怕也难以应付。基层医务人员的缺乏,药品资源缺乏,检查设备老旧,想将新冠疫情的第一道防线筑牢,应该有以卵击石的意味。
新冠疫情突然放开,对于某些地区,特别是医疗资源相当缺乏的地区来讲,确实是一个措手不及,所带来的冲击也相当大,很多人员感染后所出现的症状是需要就医的。如最近感染的南北方百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南方症状轻,康复时间短,北方状态却是很严重,康复需要时间长,表现的各种症状也很剧烈。大城市的卫生水平还比较好,基层,特别是农村,只能由那些赤脚医生去做了。事实上,他们有时候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自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冒着传播疫情的风险,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疫情高峰期,正值寒冷的冬季,对于高龄有基础疾病的农村老人来讲,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在基层医疗很紧张的情况下,老年人感染就医也是问题,这需要正视,他们未来人身安全应该如何保全呢?基层真能够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吗?
重视新冠疫情,张文宏教授即便说得有理,让基层医务人员如何筑牢第一道防线呢?这还需要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援,还需要医务人员和相关的药品设备下基层。问题存在必须正视,必须破解,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让基层破解疫情防控工作就是一个笑谈。只能任其疫情随意发展,最后的结果疫情自然而终,让自然淘汰的力量彰显神奇,然而这是我们广大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有钱不还“刑罚伺候”是对老赖最好的惩戒
叶金福:发放低温津贴不该是一道难题
周志宏:“开门杀”事故缘何“刹”不住
游德福:无证驾驶还违章,就该“不给机会!”
诗人副区长被双开,让官员的节操碎了一地
周志宏:治理校园欺凌须对症下药
维扬书生:网课期间家访一举三得
搞好防疫“思想按摩”,沉着应对感染高峰
“退烧药2元一板20片近50年不涨价” 良心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