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梅:学习雷锋岂可止于三月?
作者:何竹梅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又是一年三月到,学习雷锋涌春潮。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3周年纪念日。每年的三月,举国上下都要开展一系列的纪念、学习活动,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国人身上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尽管多年来人们曾有过许多关于雷锋的讨论,但雷锋精神的实质不会因此而改变,雷锋同志身上展现出的品德与情怀不会被一些无聊的“讨论”抹杀,反而会在当下及以后的岁月中更加绚烂夺目。因此,我们学习雷锋,从对象来说不能停留于学生、军人,更应该遍及到整个的党员干部队伍中;从时间来说,也不应该局限于三月,更不应该看成是一次活动,而要成为平凡工作中的一种常态。
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让先人后己,为人民服务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不需要去刻意雕琢,不需要去精心安排,因为生活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的机会。此时,不仅想起一篇题为《小毛虫》的短文,说小毛虫看到其他的昆虫欢歌曼舞,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细心结茧,最后嬗变为色彩斑斓的蝴蝶。这就是说,唯有不慕虚荣,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这,不正是雷锋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么?
对于在“全面小康”进程中起着主领作用的党员干部,最应该深入研究雷锋精神的精髓,不能把“雷锋精神”简单地诠释为做点好事。结合时代特征,周恩来同志把雷锋精神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所以,雷锋精神最本质的东西,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践行的基本职责,正是让许多党员干部为祖国、为人民坚定不移奋斗一生的精神原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好说,口号好喊,践行起来可不是那样容易。雷锋同志的“全心全意”是怎样践行的?靠的是那种渗入骨髓的坚定的、忠贞的无产阶级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精神信仰,这种理想与信仰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有了这样的“本能”,“服务”就会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自觉的行动并且能乐此不疲。在汽车上,有人问忙前忙后的雷锋累不累,雷锋笑了笑说“不累”。为此,有人评论说,为人民服务,雷锋是永远不知道累的。雷锋是不知道累吗?是为人民服务,再累也乐在其中。
“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足,没有满足”,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一条射线,永远没有尽头。而作为服务主体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具有这种永远服务的情怀与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的这句凡人俗语却是那样的振聋发聩,完全应该作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彻底提升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将党中央的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有什么压力感,遇到该服务的时候就会自然伸出手去。
三月学雷锋只是一个契机,而不是一次活动。以三月为抓手,把雷锋精神覆盖到整个党建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不让学习雷锋仅止于三月的活动,而成为生活、工作的常态,才能让堪称“国粹”的雷锋精神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肖怀中:清明品赏清明联
何勇:“急救不急”需分类破解
朱波:“两学一做” 问题在学,关键在做
练红宁:科学建议应积极采纳迅速实施
程振伟:“北大虎妈”传说再次撕裂社会共识
莫让“误拆”成为强拆的“遮羞布”
醉江南:“用工荒”背后亟待正视“福利慌”
醉江南:“两会”承载“改革惠民”的民生重托
关育兵:看到儿子报老子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