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传东:我们不能只站在岸上看海
作者:熊传东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郑州:一场暴雨“瘫”半城;武汉:年年看海不算啥;昆明:一夜变“水城”;西安:逢雨必涝不稀奇;沈阳:在水中“沦陷”;广东:半小时积水超姚明身高……还有一种叫做“谣言造海”。
近年来,每逢梅雨季节和汛期,不但出现城市内涝和看海现象。一时间,不仅被个别市民“恶灌”,更是被有的媒体“蛮缠”。对个别媒体来说,有一种叫“家国不幸,媒体幸”的话外音。有的在恶意看海的同时,大肆传播与有关看海的谣言,除了一些人的误信误传之外,可能真的需要“不惮以最大恶意”来分析传谣者的胡说动机;对于本来因暴雨受灾的,还被谣言导致二次人为的“水淹”。
面对内涝,面朝大海。除了嘲笑、指责和谩骂。两微一端上的段子一个赛过一个,要数吐槽,谁比谁逊色真难说。那么,还剩下些什么?除了思考和理解之外,还有义务与责任维护正能量。要知道,有的工作不是几个工作日或几个月能够完成的;有些问题不是凭借动一动嘴就能实现的……特别是治理城市内涝。这不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全面的工作。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这里并不想用一句简单的“请你也换位思考”来替城市管理者辩护。为什么说治理城市内涝是一个全面的工作?比如说,下水管道要从你家楼下或门口经过时,你却让其绕道,殊不知,当你家楼下或附近在梅雨季节出现了内涝时,你却比谁都烦;你在楼上或马路上或公共场所,总是不经意地把垃圾随手扔下,你也从来没有考虑或想到,你随手扔下的垃圾还会堵住下水管道,日积月累的垃圾会堵死整个下水管道……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在为城市管理者推脱责任。只是要提醒一点,城市内涝,人人有责。
你的工作和生活,或许因为城市内涝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围观和“看海”时,都有一大堆的埋怨和牢骚,这也可以理解。然而,我们扪心自问过没有?如果不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如何不在灾害面前多传递些正能量,少一些谩骂和指责,何时才告别“看海”?目前,全国各地已经进入城市内涝主汛期,越是在关键时期,我们更要积极配合、团队一心、共克难关,方能早日“脱离苦海”。
另一种现象值得思考,每当与严重的城市内涝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两微一端被各类“看海”“内涝”的段子占领。比如立交桥下的积水深处有露出的车顶,某大楼前有人纵身一跃游向马路,居然还有集体划着充气筏上班,更甚者是东拼西凑的各类文字和图片……其手法更是五花八门,比如动用了航拍、VR、动漫等,觉得城市内涝反正与己无关,除了谩骂和指责之外,就只会把一些没有建设性的,甚至带有破坏性的信息在“朋友圈”肆意地分享、点赞和点评。有的人还假设了一套“假如我是市长”的治理城市内涝的方案,难道你是市长就不看海了?
应该说,梅雨季节伴随的汛期,本身就有一种自然灾害在其中。往往这些未知的数据和后果,无法预知和研判。
当然,相关管理部门不是没有责任。眼下许多城市都陷入了“年年治涝年年涝”的怪圈。每年都要投入几十上百亿资金用于排水系统改善,一场暴雨往往就会打回原形。近年以来,城市内涝频发,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无论城市正常运转还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不遭受严重威胁。“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这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一座座崛起的现代化城市,由于“先地上,后地下”的发展模式,造成排水系统不达标,再加上管理不善、老化失修、管网淤塞等问题,整个内涝防治体系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需求极不匹配。现代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包括源头控制、径流过程控制、排水终端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不仅仅是排水。城市缺少现代化内涝防治体系,也不仅仅是管网建设不足,还包括蓄、滞、分、渗、调等综合性手段,以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的调整。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要想在短时期内,彻底、有效完成城市内涝是不现实的,那怕下水管道改建好了,遇到极端天气,特别是带有自然灾害的恶劣天气时,也无法确保城市不内涝。再说,近年来,所有城市出现的“看海”现象和内涝问题,大都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在汛前,还是汛期,或是在汛后,他们都在努力地工作,甚至是拼命的付出,有的因劳累过度还为此献出了生命。
灾情就是命令!在“看海”的短时间内,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以“豁得出去、冲得上去、坚持下去、顶住压力……”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为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出自己的努力。看到这些,我们有什么理由只指责而不理解,又有何种矫情只谩骂而不行动。
诚然,每场强降雨暴露出的问题远不止城市内涝本身。我们还应该看到,大汛下的大爱。在暴雨中,很多人根本来不及卷起裤腿、脱下衣服,也很少有人撑雨伞,直接下到水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有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和子弟兵们,还要看到那些互帮互助的社会团体和可爱的人民群众……这些人上岸之后,也从不见他们在两微一端上晒文字和图片。
希望大家不转发或抵制那些无益的“看海”段子,多些正能量的“信息”,或者你干脆放下手机或放下制作段子的闲功夫,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应对暴雨灾害和治理内涝等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我们不能只站在岸上看海。大凡站在岸上说话的,都是没有实践基础的。除了在城市内涝和汛期受灾或受困的人,其他的人,当你在岸上把那“海”描述得一塌糊涂时,你有卷起裤腿和脱下衣服下到水里去,参与志愿劳动吗?有体验过相关人员在内涝和汛期那段时间,日夜在水中工作的艰辛吗?有没有参与排放一处的积水?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是对水的颂歌,该篇咏颂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当然,城市内涝也来源于“水”。希望我们以“上善若水”为遵循,通过全城人民热爱城市的思潮宛若清泉一般,齐心协力做好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内涝的治理,忠实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通过自身对老子列举的七个“善”字的理解,不仅是城市管理者要学会对“水”有所启发,更是告诉全城人民一个道理,我们在参与建设和维护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不仅要倾情付出,还要无私奉献,首先做到少些谩骂和指责,多些理解和务实。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叶传龙:不应止于被“早餐奶奶”感动
李忠卿:不妨将发冰块降温当做一次炒作
徐铭慧:别用“玻璃心”揣测女性停车位
李云勇:取消公交“敬老卡”难以复制
郭喜林:数字小姐演员不仅是不敬业
餐厅推行试吃制度,真的是“想得太美”吗
百万元整容整到要把乳房切掉,到底为了啥?
程振伟:“整形噩梦”也是“网红启示录”
程振伟:没有奥运成绩的宁泽涛再难成“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