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仲文:“整村犯罪”真的是贫穷所迫?
作者:萧仲文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期,云南一个村40多人涉“盲井式杀人”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近年来,涉毒村、诈骗村、造假村等整村犯罪屡见不鲜,并呈现作案手法专业化、科技化、暴力化等特征,犯罪嫌疑人以青少年居多,甚至有部分村干部参与其中。(经济参考报8月4日)
有专家称,部分农村极端贫困,使农村传统规范失范,滋长出畸形的整村犯罪,蔓延成黑色产业链。诚然,农村整村犯罪与贫穷有关系,但贫穷不是整村犯罪的根源。诸如“涉毒村”湛江开发区东简街道庵里村、江西余干县“诈骗村”等,相比中西部地区算得上富足的村落,依然犯罪横行。笔者认为,农村整村犯罪猖獗,根源在于农村社会治理不济。
其一,法治农村表里不一。农村从人治到法治经历了漫长等待。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社会是人治法治的结合,农村工作既讲法律法规政策,又搞人情面子土办法,使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得到有力打击。对于法治宣传,随处可见标语、横幅,检查监督大堆汇报材料随处可见,但大多是在应付,实际中深入农民内心的以案说法、以身说教少之又少。久而久之,法治农村表面看似光鲜,里子却黯然失色。
其二,意识形态渗透打击不够。部分农村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尤以邪教、“黄赌毒”等组织为甚。然而,治安执法打击力度不够,村规民约形同虚设,乡镇干部或疲于应付,或无执法权过问,部门之间你推我挡玩起了小聪明,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础治安治理停留于说服教育的多,并无实质性惩戒措施以儆效尤。如此,防守空虚的农村,很容易被邪教、“黄赌毒”组织占领,在它们穷凶极恶的唆使下,经不住诱惑的农民很容易走到社会对立面。
其三,青少年教育感化不足。偏远地区农村适龄青少年入学困难,加之“上学不如打工”等读书无用论消极思想存在,近年农村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滑坡,辍学依然存在。辍学青少年一无社会生活经验,二无一技之长,三无监护人悉心管束,混迹于社会边缘,日子久了成为痞子也在情理中。
所以,纵观整村犯罪问题,并非贫穷那么简单。解决农村传统失范,必须抓实法治教育,抓好治安治理,从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从法治农村入手,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引导建立农村社会公共秩序,倡导积极向善向好的精神风尚,重拾朴素善良的农民本色。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县城改名费需要100万,究竟为了啥
“利用影响力受贿”究竟指的谁?
李云勇:落马官员也有合法权益
李强:关于“土豪计较被坑”的三种解读
李忠卿:不必对“成都今日安环”过度解读
叶传龙:我们应该怎样与动物相处?
李忠卿:争抢地上10元钱让节操碎了一地
李兆清:抗洪好人,抗洪精神的生动写照
郭喜林:贩卖亲生女儿的母亲,人性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