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合:规范化经营“网约”自行车才能持续发展
作者:李六合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随租随还、无固定停车桩、半小时内1元钱、扫二维码可解锁……近日,一款橙色“网约”自行车现身天河街头,这款被称为“摩拜单车”的自行车租车服务在广州开展试运营,首批投放百余辆,分散在四个中心城区,市民下载APP后即可使用。(9月22日广州日报)
继今年4月和8月分别进入上海、北京并且一路火爆的“网约”自行车近日正式进入广州,笔者认为,只有规范“网约”自行车才能持续发展。
“网约”自行车这个新生事物似于网约车的出行模式,是城市资源和互联网精神融合的共享产物。它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一个手机APP软件就能搞定一辆网约自行车来代步,靠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被市民所接受。有着良好的持续发展前景。但是它也面临着“最后一公里”问题(不能进入、停在大社区等)解决不彻底、乱停乱放、易遭人为破坏等一些问题。这不仅直接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需要一个部门的有效监管,让其规范化经营。
这种交通出行的创新模式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完全是正常的,很有必要成立一个相关部门进行统一有效地监管和规范化经营。既然现在“网约”自行车已经走出上海、北京来到广州,说明这个新生事物正在发展壮大。政府就应该腾出部分资源来管理“网约”自行车,比如象网约滴滴和公共自行车那样制定相关规定,如何落实和衔接国家的相关政策,给“网约”自行车的车权和路权上个“户口”,以便能迅速处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让用户有个“定心丸”,让践行绿色环保出行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逐步有效地缓解膨胀的机动车带来的交通管理难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兆清:昂扬文化自信,崇洋媚外不可取
曹灿辉:让大学生“写家书”可取
郭喜林:人没了,支付宝微信里的钱怎么办?
郭喜林:淀粉假冒救命药,必须零容忍!
残奥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好!
苗凤军:公检法办案可查朋友圈你准备好了吗?
曲征:侮辱烈士遭起诉的警示意义
李忠卿:误开消毒灯,这个理由说不过去
李忠卿:前面就是看守所,别看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