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才丽:婚礼上的职业乞丐收费 你缴吗
资料图
作者:谷才丽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昨天参加一婚礼,除了热热闹闹的宾客,喜气洋洋的氛围,还有一位让人生气又无奈的职业乞丐,不对,在我们这儿他们的昵称是“收税的”。
之所以叫“收税的”,是因为他们会很“公平”地向每个人要钱,会很准时地在每个时间段要钱,并且要不到不会罢休。比如昨天那位,我就站在门口观察他一小时,而这一小时当中至少有二十人向他“交税”,其中有五个人都给的二十,三个人给的五块,其他的都一块,也就是说一小时内他坐在酒店门口纯获利一百多块。这样一算太恐怖,岂止是网友算的月入万元。
说来运气也背,昨天下午和小伙伴去喝茶,也有一位“收税的”,正是因为目睹了上午那一位,所以我们坚决稳住不给钱,和他“干瞪眼”大约半分钟,结果他嘴里念叨一些听不懂的,估计是咒骂之类的, 并且比了一个很不雅的手势愤然离去,我和小伙伴彻底傻眼。 也有一位固定向我“收税”的大妈,每天我吃早饭她也就“上班”了,前几次我都默默给她一块钱,几天前我身上只有五毛钱给她,她竟然伸手让我再给点,我是真伤心了,以后再也不给她了。
中国有太多这样的职业乞丐,几乎每天上网都会弹出相关新闻。比如说前一阵西安小寨天桥上一女孩给跪地乞讨的妇女一袋麻花,女孩刚走,麻花就被扔进垃圾桶了,人家吃的燕窝鲍鱼,麻花可吞不下啊!
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再加上近年来毫不理智的道德绑架,给了职业乞丐大大的“市场”。而我们广大“纳税人”无法辨别乞丐的真实性,多数处于被欺骗的状态,也有人像我一样被伤了心。
职业乞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不良影响。他们和不良商家一样引起社会信任危机,而后者至少还付出一点成本,他们则是零成本纯获利;他们的欺骗行为一点一点蚕食着人们的善心;他们彰显不劳而获的丑陋谋生之道,背离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的存在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他们让真正的乞丐得不到救助。
那么另类“税收”你缴吗?
分清乞讨和欺骗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少被骗一元钱是小事,少一个职业骗子是大事。虽然现在关于职业乞丐的规定还处于法律真空状态,但我们的执法巡逻大队也可以积极教育管理,特别是对那些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完全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应该和广大民众一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量减少本辖区职业乞丐,呵护人们的同情和善良,保障诚信美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关育兵:报刊亭被拆,阅读习惯还将继续
曾德凤:白菜可治官场病
我看欢乐颂2:在恋爱中学会说不
李忠卿:扫黄打非,营造清朗文化空间
黑停车场遍布,为啥人人都是受害者
曲征:面条发酸,说明监管已经“发霉”
程振伟:作文“套路”还要高考导向来治愈
曲征:校园贷的“雪球”为啥还在“滚”?
曹灿辉:热销的戒尺告诉我们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