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维:高考“状元热”需要降降温
作者:高永维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最近几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几家欢喜几家忧的同时,关于“高考状元”的各种新闻,再一次铺天盖地而来。
虽然教育部早就下发过《关于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坚决刹住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不良风气,可是这股“风”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有越刮越猛之势。在搜索引擎中随意键入“高考状元”一词,与此相关的信息数以万计,有公布各地“状元”分数的,有探秘“状元”学习方法的,有讨论“状元”颜值的,有倒卖“状元”笔记的……总之,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应有尽有。
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各地却乐此不疲,究其原因无非是利益作祟。对于学校而言,“状元”和“升学率”是衡量教学质量最直观的标准,好成绩宣传出去意味着更多优质生源进来,学杂费等各项费用也就财源滚滚来。对于老师而言,“状元”和“升学率”体现着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此为招牌办几个补习班,收入也绝对不是一般的可观。对于当地政府而言,“状元”和“升学率”暗含着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这样的政绩自然值得大说特说。与此同时,加之社会对“状元”的热捧,加之媒体对受众趣味的迎合,“状元热”也就越来越热。
可是,当“高考状元”被大肆宣传,当“高考状元”被重复奖励,“状元热”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当优质生源越来越集中到一两所名校,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其次,大肆炒作“高考状元”,其实是对“书中自有黄金屋”理念的宣扬,这会使得读书的功利色彩变重。再次,能够成为“高考状元”的只是少数,尽管“状元”有省里的、市里的、县里的、学校的,可毕竟人数还是寥寥,对于“高考状元”的过度追捧和热炒,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都是一种伤害,都可能使得他们压力巨大且茫然无措。
时至今日,高考早已经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当人们对高考的认识正在日益理性,还在持续的“状元热”真的需要降降温。让学习回归增长才干的单纯,让考试只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让高考选拨出一批能力出众的才俊而非几个分数奇高的“状元”,这或许才是学习的初衷,也才是高考的成功。
“状元”炒作之风已久,降温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理性看待“高考状元”,不去大肆炒作和宣扬,不去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才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教育部门、家庭、社会不妨一齐努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千万莫让张扬毁掉高考状元
曲征:能否出台微信转账细则?
李忠卿:骑车的人摔倒与开车的司机何干?
踏破铁鞋入佳境——析莫言的创作灵感
《夏至未至》剧评:郭敬明式的青春套路
袁文良:确看待高考分数
曲征:高考放榜之际,打击诈骗正当其时
曾德凤:各位亲,我要告知手机七宗罪
丁家发:“自掏腰包奖励让座”可点赞别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