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玲玉:莫让“谢师”“升学”好事变坏事
作者:苑玲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随着高考招生工作的开展,不少毕业生已经陆续收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少家长也希望通过办“谢师宴”“升学宴”等方式向老师表达感谢,与亲朋好友分享喜悦、共同庆祝。但是操办“谢师宴”“升学宴”,家长和老师都莫触碰“红线”,别让好事变坏事。
《礼记·学而》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倡导的正是一种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尊师重道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孩子升学,取得进步,家长都会通过一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不论形式,只重情谊。然而,这些年,一些“谢师宴”“升学宴”却过了头,变了味儿,重形式、讲排场。
当谢师宴重点不在于感谢老师而在于和老师搞好关系,希望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时,谢师宴已经演变为一场让当事双方都感到疲惫的游戏,那为何这样的谢师宴仍屡禁不止?一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情、面子让老师“盛情难却”;二是一些老师有意为之的“暗示”让家长进退两难;三是规定不明确,监督不到位让举办变味儿的谢师宴人有机可乘。
因此,针对变了味 “谢师宴”、 “升学宴”,一是领导干部、老师要以身作则不举办、不参加变味儿的谢师宴;二是应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大监督查办的效果和力度;三是家长正视感谢方式,不要将师生情蒙上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与其酒桌推杯换盏,不如平时家长、学生尊敬、关心、体谅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毕业后常看看老师这更是对老师的感谢,工作的支持。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意。感谢老师必须值得提倡,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更是崇高的、纯洁的, 然而一时热闹的谢师宴,不如“细水长流”的多探望恩师,常回去看看,而最好的感谢是继续发奋学习,成人,成才。感谢恩师要走清新风,用自己的成长与成才感谢恩师,莫让谢师宴违背感恩初衷。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江春月:“买貂”也报销,暴露了哪些问题?
孔德柱:别让牵头单位唱“独角戏”
刘爱萍:中考考生成绩出错,可别只怪扫描机
宋鹏伟:违法不究,谈何文明共识?
李忠卿:未验收就通车开了恶劣先例
方云:电影口碑的“真”与“假”
艾琳:暑假烧钱要烧对地方
李忠卿:关爱保洁员何不从烟头开始
曾德凤:老鼠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