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侯文学:老人莫中收藏品诈骗圈套

2019-03-20 20:36:39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上面这位老人不过是中了收藏品诈骗圈套的其中一位。日前,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通报了一起以老年收藏爱好者为侵害目标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有近百人受骗上当。民警调查...
  作者:侯文学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家住北京某社区的一位老人遇到一件“怪事”:他在地摊上花上千元购买几件收藏品后没过几天,便接到了自称是拍卖公司的陌生电话,邀请他带着藏品到北京市丰台区某写字楼的办公地点进行藏品免费鉴定,“专家”当场就对其藏品估价几百万元,还主动提出帮助拍卖,收取了4万元委托交易服务费。结果,拍卖会上藏品流拍,老人希望落空,发现被骗后报了警。(3月18日新华网)
  上面这位老人不过是中了收藏品诈骗圈套的其中一位。日前,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通报了一起以老年收藏爱好者为侵害目标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有近百人受骗上当。民警调查发现,朝阳区也有两家拍卖公司有同样嫌疑。这些公司平时并不正常经营,专门实施诈骗活动,他们骗人的套路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收藏品爱好者联系电话,邀请老年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定藏品,冒牌“专家”把廉价藏品估价至百万元,诱使老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或在公司办理委托交易业务,骗取2万至10万元不等的鉴定费、委托交易服务费,海关过境费等,而后组织近百人参加假冒“拍卖会”,拍卖师、竞拍人员、公证人员等一应俱全,其中有的是公司员工冒充的,大部分则是花钱请的“群众演员”,最后制造出藏品流拍“剧情”,按协议把收取的各种费用全部据为己有…….日前,北京警方对三个诈骗窝点同步开展抓捕行动,起获大量所谓的“待拍收藏品”,3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其实,利用收藏品实施诈骗并非新花招,其与高息理财产品骗局、保健品骗局一样,主要都是针对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退休后时间充裕,又都有一些积蓄和退休金、养老金,且都想让自己的钱能够增值,同时还存在获取信息渠道狭窄的短板。骗子正是看准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和心理,精心为他们设计了一个个“发财”圈套,利用收藏品诈骗钱财就是其中之一。
  老年人怎样才能避免落入收藏品骗局?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少做剑走偏锋式的发财梦。想投资理财未尝不可,但应把钱存到银行活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尽管收益低一些,但保险系数大,对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投资理财公司”、“收藏品拍卖公司”,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钱不能轻易出手,一旦发现受骗要及时报警;政府、社区和家庭应加强对老年群体和个体的精神关怀,防止老人和现实生活隔得太远,陷入孤单无助的精神状态,从而上当受骗;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则应加强防诈骗宣传教育,并需加大对集资诈骗、收藏品诈骗等打击力度,帮助老年人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须记住这些至理名言和基本常识,千万不要因为想占便宜反而吃了大亏。上面发生的收藏品诈骗案导致老年人破财的教训,就值得更多老年人汲取。

更多

热门关键词:圈套 诈骗 老人 侯文学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