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范若琪:别不再再拿网络谣言当犯罪

2019-06-19 13:04:08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在如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传播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新闻消息渠道,人们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与世界接轨,可谓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与此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问题...
  作者:范若琪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一早醒来,一条震惊的消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北京时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截至6月18日8时30分,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125人受伤。地震还造成部分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受损,目前灾区仍有余震发生。在全国人民痛心疾首关注灾区消息的时候,各类谣言却不胫而走。(新华网 2019年6月18日)
  在如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传播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新闻消息渠道,人们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与世界接轨,可谓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与此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问题显露出来,其中之一就是--网络谣言,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新闻消息中,哪条是真哪条是假我们几乎不能分辨,甚至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连各大网站主页都设置了辟谣专栏,由此可见网络谣言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可呈几何级数增长,可以造成巨大危害,后果十分严重。就拿宜宾地震为例,在全国人民还在关注灾区情况的同时,例如“6月18日凌晨3时12分将会有更大地震发生”、“四川宜宾地震大楼出现严重倾斜”、“网传地震裸奔视频”之类的消息也在网络世界悄悄传开,并迅速被证实全部为谣言。在同胞遭受严重灾害的时候,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些网络谣言制造者却在占用网络资源哗众取宠,制造群众的恐慌心理,来满足自己的私心。不管是刻意造谣、媒体的专业素养缺失、网民的刻板偏见还是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形成的合力作用,网络谣言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表观点前,最好能够实现求证。特别是如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网络造谣已经是犯罪行为,要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行政处罚。
  短短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朋友圈,一条手机短信、一则网络笑话,看似无足轻重,最终却会玷污公民名誉,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群众生活,破坏国家形象,危害之大不可想象。所以我们要注意区分信息的真假,对于一些故意制造事件引起恐慌的信息要坚决抵制,不要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让我们共同创建一个不传谣、不造谣、不信谣的清朗网络环境。

更多

热门关键词:犯罪 网络 谣言 范若琪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