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中秋月饼:不弃传统,不误创新

2019-09-13 07:58:27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又是一年中秋时,现如今的月饼市场热闹不已,有老字号,也有新玩家,新老并存,各有所爱。对老...
  作者:代曼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临近中秋,应节的月饼市场也在逐渐升温。8日,记者走访重庆主城几大商圈发现,相较于往年月饼“千人一面”的同质化,今年不少品牌在个性上下足功夫。不少商家跟风抢“国潮”创意,让月饼更具中国味:“哪吒表情包”月饼、“百花瓶”故宫月饼、定制款“国潮包包”月饼等都成为市场新宠。口味则更加丰富,什么榴莲、小龙虾月饼,甚至蒜泥、乳酸菌月饼等奇葩口味都有,更兼“人造肉”月饼也闪亮登场……前后不过两月,谁能在今年百亿元月饼市场上拔得头筹?(9月11日 中国新闻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又是一年中秋时,现如今的月饼市场热闹不已,有老字号,也有新玩家,新老并存,各有所爱。对老辈的消费群体来说,五仁、豆沙、莲蓉等传统口味月饼仍受青睐,因为吃得不是口味,而是记忆,这是从小到大一年一度的“标配”;就年轻的消费群体而言,旁人眼中的奇葩口味、时尚个性的新颖设计都可以成为选择的理由,毕竟传统佳节也要新鲜感,总不能“月饼年年有,年年都一样”。就这样在月饼大战的洗礼中,新老商家们从拼品牌、拼包装,到拼工艺、拼颜值,再到拼口味、拼创意,可谓绞尽了脑汁、花尽了心思。
  事实上,月饼早已不单是一种普通食物,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商家们肯在月饼上下功夫是好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继承和发展。不过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新奇月饼的出现,我们在肯定推陈出新之余,也不免引发“月饼还是月饼吗”的思考。例如一些西点店、饮品店等,也都应节推出了注入西式甜品元素的所谓“月饼”,巧克力外皮、冰淇淋内馅等等,可这是否和我们传统认知的月饼相距甚远呢?诚然,这绝不是说中式糕点不可以加入西式元素,但或许其中也要有个“度”的把握,我们可以接受“中西合璧”,却不能认同“完全西化”,既然是中国的特色食物,就还是要有中国的不变精华。
  社会大环境在发展,月饼小市场必然也有变化,不过再怎么变,终归不能丢了月饼寓意团圆的文化象征属性。中秋的月饼,国人的情怀,商家们可以在尊重这一文化核心的前提下,尝试在月饼中融入诸多当下流行的新时尚,而如何巧妙地把时代元素通过传统工艺传达出来,既不弃传统,也不误创新,做到恰到好处地与时俱进,还是需要商家们沉下心来精研细琢的。

更多

热门关键词:中秋 月饼 代曼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