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杰: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想要自杀,这是为什么
[导读] 有一个考上了北大的状元,自杀未遂。在自杀前,这个学生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积极上进,前程似锦,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的骄傲。但是这个学生却对心理医生说:...
作者:朱永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6月8日,澎湃新闻转载了微信公众号“小楼聊心理”一篇文章《空心病,比抑郁症后果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中国千百万好学生…》,文章说: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有心理疾病;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想要自杀。这是因为他们得了“空心病”。
有一个考上了北大的状元,自杀未遂。在自杀前,这个学生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积极上进,前程似锦,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的骄傲。但是这个学生却对心理医生说: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其实,三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北大新生有三成学生厌学,有四成学生不知活着的意义。
他在演讲稿中这样描述“空心病”:空心病看起来就像是抑郁症。但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情况。患者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会被判断成抑郁症。“空心病”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潜伏期”很长,初期症状只是迷茫,后期会有强烈的自杀欲望,药物和传统的心理咨询没有作用。
把“空心病”与价值观关联起来,也许是对的。但价值观这个东西又非常复杂,就像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病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总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哪里会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模子出来的呢?换个角度看,价值观里应该有普世的东西在,比如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等,不能啥啥不分。再比如,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命高于一切。好的价值观,不能是破坏,应该是建设;不能是绝望,应该是希望;不能是小人,应该是君子。
价值观跟教育关系很大。教育出了问题,价值观就难免生病。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认为,教材的说法总归是对的,老师讲的也一定是对的,从而在一开始接受教育时就缺乏反思和批判的动力,也逐渐养成了实用主义倾向——只要和书本、老师一致,就能拿到分。分数是我们学生的“命根子”。
我们的教育从幼儿阶段开始,更习惯于让孩子“接受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网上流传过一篇中美历史教育比较的文章,在学习某次战争的时候,中国学生被要求熟记时间、地点、事件这些“史实”,而美国学生会被要求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如果这场战争英国军队赢了会怎样?”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基本是灌输的,填鸭的,僵化的,无趣的。一旦遇到挫折和挑战,往往一败涂地,前功尽弃。徐凯文教授提出北大大学生患上“空心病”的问题,并非空穴生风。
众所周知,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评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基础教育长期重视知识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这让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个性和兴趣得不到充分发展,是厌学、倦怠情绪的根源。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在追求办学政绩的导向下,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有的学生是带着梦想进大学的,但进入校园后,很快就对大学失望,进而丧失人生的目标。
一位到美国杜克大学考察过这个问题的学者发现,杜克大学的本科学生6000多人,当时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34人,其中29人为专职心理咨询人员,5人为行政人员。在29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中,有4名注册心理学家,4名心理医生。这是十分强大的心理咨询队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从不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普查”、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而是通过工作坊、个体咨询普及学生的心理常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健康问题属于学生的隐私,学校无权干涉。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却普遍存在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心理档案的方式。这是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但操作不当,就容易让心理辅导、咨询浮于表面,而且因在调查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可能存在调查失真的问题。有的学生没有抑郁问题,却故意填自己对生活感到毫无意义,想过自杀;而有的学生虽然心理问题严重,却避免被人知晓,而刻意填写“正确答案”。这种对调查的“软抵抗”,导致调查结果失真,而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科学性也就存疑。
这位学者认为,目前(三年前),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还存在缺陷。一方面,虽然教育部门要求各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室),配备专业咨询室,但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远远不够,好的高校,会有几名到十来名专职咨询师,一般高校,则只有五六名咨询师,中小学则更少,这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咨询需求,只能做面上的调查,或几次大规模讲座。另一方面,已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学生,并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他们担心被认为思想有问题,还担心心理咨询老师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
中美这种差异,其实是差距。在当下,互联网时代,问题和挑战只能更多不会更少,诸如北大大学生这种“空心病”未必会减少,反而会增多。那个考上北大的状元自杀未遂,应该确有其事。三年了,不知道徐凯文教授是否还在研究这个“空心病”问题?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对此熟视无睹,或者装睡不醒。毕竟,生命至上,重视起来,善莫大焉。
6月8日,澎湃新闻转载了微信公众号“小楼聊心理”一篇文章《空心病,比抑郁症后果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中国千百万好学生…》,文章说: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有心理疾病;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想要自杀。这是因为他们得了“空心病”。
有一个考上了北大的状元,自杀未遂。在自杀前,这个学生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积极上进,前程似锦,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的骄傲。但是这个学生却对心理医生说: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其实,三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北大新生有三成学生厌学,有四成学生不知活着的意义。
他在演讲稿中这样描述“空心病”:空心病看起来就像是抑郁症。但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情况。患者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会被判断成抑郁症。“空心病”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潜伏期”很长,初期症状只是迷茫,后期会有强烈的自杀欲望,药物和传统的心理咨询没有作用。
把“空心病”与价值观关联起来,也许是对的。但价值观这个东西又非常复杂,就像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病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总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哪里会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模子出来的呢?换个角度看,价值观里应该有普世的东西在,比如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等,不能啥啥不分。再比如,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命高于一切。好的价值观,不能是破坏,应该是建设;不能是绝望,应该是希望;不能是小人,应该是君子。
价值观跟教育关系很大。教育出了问题,价值观就难免生病。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认为,教材的说法总归是对的,老师讲的也一定是对的,从而在一开始接受教育时就缺乏反思和批判的动力,也逐渐养成了实用主义倾向——只要和书本、老师一致,就能拿到分。分数是我们学生的“命根子”。
我们的教育从幼儿阶段开始,更习惯于让孩子“接受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网上流传过一篇中美历史教育比较的文章,在学习某次战争的时候,中国学生被要求熟记时间、地点、事件这些“史实”,而美国学生会被要求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如果这场战争英国军队赢了会怎样?”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基本是灌输的,填鸭的,僵化的,无趣的。一旦遇到挫折和挑战,往往一败涂地,前功尽弃。徐凯文教授提出北大大学生患上“空心病”的问题,并非空穴生风。
众所周知,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评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基础教育长期重视知识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这让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个性和兴趣得不到充分发展,是厌学、倦怠情绪的根源。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在追求办学政绩的导向下,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有的学生是带着梦想进大学的,但进入校园后,很快就对大学失望,进而丧失人生的目标。
一位到美国杜克大学考察过这个问题的学者发现,杜克大学的本科学生6000多人,当时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34人,其中29人为专职心理咨询人员,5人为行政人员。在29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中,有4名注册心理学家,4名心理医生。这是十分强大的心理咨询队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从不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普查”、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而是通过工作坊、个体咨询普及学生的心理常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健康问题属于学生的隐私,学校无权干涉。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却普遍存在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心理档案的方式。这是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但操作不当,就容易让心理辅导、咨询浮于表面,而且因在调查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可能存在调查失真的问题。有的学生没有抑郁问题,却故意填自己对生活感到毫无意义,想过自杀;而有的学生虽然心理问题严重,却避免被人知晓,而刻意填写“正确答案”。这种对调查的“软抵抗”,导致调查结果失真,而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科学性也就存疑。
这位学者认为,目前(三年前),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还存在缺陷。一方面,虽然教育部门要求各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室),配备专业咨询室,但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远远不够,好的高校,会有几名到十来名专职咨询师,一般高校,则只有五六名咨询师,中小学则更少,这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咨询需求,只能做面上的调查,或几次大规模讲座。另一方面,已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学生,并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他们担心被认为思想有问题,还担心心理咨询老师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
中美这种差异,其实是差距。在当下,互联网时代,问题和挑战只能更多不会更少,诸如北大大学生这种“空心病”未必会减少,反而会增多。那个考上北大的状元自杀未遂,应该确有其事。三年了,不知道徐凯文教授是否还在研究这个“空心病”问题?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对此熟视无睹,或者装睡不醒。毕竟,生命至上,重视起来,善莫大焉。
相关新闻:
·跳楼砸死路人?自杀这么难,不如好好活 (2019-12-26)
·王学勇:“自杀式”的直播乱象何时休? (2019-07-22)
·刘欣:17岁男孩跳桥身亡:责骂比死亡更可怕 (2019-04-20)
·张丹梅:让“携子自杀”成为个例 (2019-02-26)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新产业大亨被民间智库看好 (2015-04-06)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
宋全贺:奇葩证明“取而不消”的怪象何时休
徐超:幼儿园复园,给家长们的几条建议
蒋威:打击APP偷窥需用好“法律武器”
蒋美美:权力和美色是不是贪官的标配
维扬书生:徒手劈砖的物理老师何以走红网络
刘莉:高考临近过度焦虑是前进的绊脚石
杨岚宇:莫让短暂的快乐毁了你的人生
张勇:活吃蚯蚓,又见恶俗狼性文化
何文芝:“陪作业”不应成为家长的任务
夏丽娟:“离婚冷静期”为冲动铺设减速带
徐超:幼儿园复园,给家长们的几条建议
蒋威:打击APP偷窥需用好“法律武器”
蒋美美:权力和美色是不是贪官的标配
维扬书生:徒手劈砖的物理老师何以走红网络
刘莉:高考临近过度焦虑是前进的绊脚石
杨岚宇:莫让短暂的快乐毁了你的人生
张勇:活吃蚯蚓,又见恶俗狼性文化
何文芝:“陪作业”不应成为家长的任务
夏丽娟:“离婚冷静期”为冲动铺设减速带
图评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