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进秋:一碗元宵话团圆
作者:安进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过完十五才出年”,一语道出人们对过年的深情眷恋。曾几何时,元宵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香甜的馅料在糯米面里欢快地蹦来蹦去,每个人从心底油然而生出最真诚的祝愿。笸箩的不停摇动,不仅摇出了味道鲜美的元宵,也摇出了红红火火的新一年。
早年间,摇元宵也是一件民间盛事。比较有名气的店铺会搭起大棚,悬灯结彩大张旗鼓地宣传,观者众多,热闹非凡。眼看着馅料一层一层地粘上糯米粉,变成一球,成了元宵,大家争相购买。老百姓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便是买元宵、看灯、听曲儿、猜谜语,一家围坐在一起,吃热腾腾的元宵,和和美美,特别吉祥。
吃元宵讲究现买现煮,因为元宵不耐放,隔天就容易发红变酸,可也不能冻,冻裂了一煮就破。现卖的元宵往往将芝麻、豆沙、五仁、山楂等品种相互混杂,只用袋子装着,一不留神就容易碰碎。得珍而重之地捧回家,把半锅清水烧开后,将它们挨次下进锅,沉甸甸的汤圆一下沉了底。等元宵从滚水里浮出来,三五成群地漂一起,直至鼓胀成饱满的白玉丸。煮熟了,挑一个咬开来,那甜甜的滋味萦绕在唇齿间,软糯中带着熟悉的筋斗劲儿,一口气吃下一碗,再喝几口汤熨帖肠胃,“原汤化原食”,这样的元宵节才算圆满。如今,元宵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正月十五的元宵却是每家必吃的,圆润饱满的元宵,将温情扩散到每个人的心田,它已经成为团圆的象征。
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的节俗,历史上流传着很多轶事与趣闻。据传,元宵的来历与唐太宗有关。有一年的上元节,唐太宗为犒劳打退敌兵的大将军郭子仪设宴,御厨特意上了一道用糯米制成的柔滑的白圆团子甜点,唐太宗品尝后连赞好吃,并将其定名为“唐圆”,象征着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夕消夜时所吃,故亦称“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南方人称之为“汤圆”。
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唯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元宵啊,本身就寓意着团圆的圆满。所以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每每元宵节,我们县城必定举办灯展灯会,各个乡镇还要组织表演的队伍,宣化大街这两天热闹非凡,表演队伍依次经过,舞狮子、耍旱船、踩高跷等等民间艺术争相露脸,锣鼓喧天,路两侧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人们脸上洋溢着真正的快乐,叫好声、嬉笑声不断,小小县城的沸腾状远比满锅翻滚的汤圆热闹许多。
而在今年,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面对形势依旧严峻的疫情防控,在疫苗没有实现全民普及之前,闭门居家成为了“礼尚往来”,把人员流动性聚集降到最低,才能把病毒扩散的风险降到最低。在这不同寻常的日子里,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做好个人防护,屋内悬灯挂彩灯,全家人围坐一起,赏花灯吃元宵,用“云拜年”“云聚会”“云联欢”和通过外卖平台、电商平台同步进行购买元宵……成为了正月十五这天还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身处异地,即使相隔万里,在家乡过年留守老人与儿童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也能过好元宵佳节,“云团聚”让我们感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奋力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旧书里说,元宵赏灯的真正作用,是灯火可以驱除凡间的邪祟。南宋文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在这一天里的一切活动,不仅是一种节日的形式,更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是团圆和睦,丰收美满的象征。多些“视频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QQ拜年”等“云拜年”方式,既不给疫情防控“添堵”“添乱”,又不给“疫魔”有任何“可乘之机”,容家国情于一体,从而确保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狙击战。此年味最美。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叶金福:“临毕业换老师”是教学“大忌”
周志宏:与名校合作办学岂能“挂羊头卖狗肉”
《唐宫夜宴》“撞脸”的背后是对文化创新呼唤
徐茂东:莫让“小风筝”酿成“大事故”
私家车占用消防通道被掀翻,该打谁的板子?
李雨桐:教师全批全改:家长“减负”不等于“
家长怄气将孩子扔外地火车站,如此任性不可取
丁家发:立法为百姓“救命钱”保驾护航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英雄精神永驻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