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懵懂少年“闯社会”,谁该反思?
作者:维扬书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9月13日,重庆。几个少年因厌学从陕西西安离家出走,乘坐高铁到重庆准备“闯社会”,车站民警接到求助将结伴而来的4个少年截住,和家属一番开导后送上回程列车。(9月21日澎湃新闻)
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离家外出打工的案例,媒体曾报道过多起。2015年3月,在重庆黔江某初中就读的14岁的小蓉和13岁的小铭因觉得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便相约乘火车去成都打工创业,后在警方帮助下,两少女被家人接回黔江;2017年7月,四川遂宁射洪某学校17岁的小兰和15岁的晓梦也因厌学,想出去打工赚钱,后在民警和父母的反复劝导下,两名少女返回家中;2018年11月,安徽阜阳阜南许堂胡寨3名10多岁的女孩因厌学结伴离家,想外出打工,后被警方成功找回……
仔细梳理这一起起案例,就不难发现,他们离家出走“闯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厌学。那么,懵懂少年“闯社会”,谁该反思呢?
首先该反思的是学校教师。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学校教育角度说,可能是教师课堂授课方式单调乏味,如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也可能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方式简单粗暴,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尤其是对待成绩欠佳的学生的讽刺挖苦或呵斥,会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让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
其次,该反思的是学生家长。
不少家长,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学习的事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做家长的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足够了,他们习惯做“甩手掌柜”,对孩子的学习不问不问。笔者早年做班主任时,就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他们只知道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至于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怎样等一概不知,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或成绩下降,他们非打即骂,从来不知道与孩子好好交流。
要想让懵懂少年改变厌学态度,教师和家长要相向而行。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较强,教师和家长要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俯下身子与孩子交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下降的孩子更要多加关注,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他们共同探讨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鼓励他们趁青春年少,多学知识,掌握本领。
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然就不会逃学“闯社会”了。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杨丽娟:月饼虽小,贵在“仁”真
叶金福:让“乡村游”成为双节旅游市场的主角
周志宏:月饼“1批次不合格”也不行
于晴:九一八事变,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袁文良:景区开放要下足“绣花”功夫
李欣:暴力执法再次上演,协管之殇谁来解
袁文良:刹一刹“低龄美妆风”
周志宏:“大明星”工作室何以扎堆“小地方”
王鸣镝:公务员理应带头使用“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