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请给“小修小补”留下城市空间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衣服拉链坏了、皮带需要打孔、孩子的篮球没气了……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但自己又弄不好,这时候社区附近的“小修小补”摊点可就派上了大用场,花钱不多、办事利索。如今,由于老旧小区改造等因素,从事“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摊点已难觅踪影。(4月25日《人民日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老辈人在过去经济不发达年代,面对极为拮据的生活,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曾记得,孩提时代,笔者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经常能看见修钟表、改衣服、补鞋子、钉鞋掌、修拉链、修雨伞、修自行车、配钥匙这样的“小修小补”摊点。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达,“小修小补”摊点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城市里已难觅其踪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事实上,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小修小补”的东西并非没有。比如配钥匙、修拉链、改衣服等,如果这些“小修小补”摊点不见了踪影,这对市民的生活还是很有影响的。
其实,商务部等12部门在2021年8月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笔者以为,“便民生活圈”不仅包括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等,也应包括“小修小补”摊点。
因此,笔者以为,城市应给“小修小补”留下“栖息空间”。一方面,亟需政府的“扶持”。相关部门不妨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办法,为他们留出合理的经营位置,划分合理的经营区域,并通过规范化管理,将其纳入统一管理的“正规军”,从而更好地便民惠民。另一方面,亟需社区的“助力”。社区不妨发挥“网格”功能,通过网格化服务打造市民身边的“生活小管家”,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将百姓离不开的“小修小补”纳入网格化服务范围,这样不仅能给修补业留下足够的“栖息空间”,还能鼓励相关技艺的传承发展。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税务部门应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不妨通过减税,甚至免税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老艺人重拾旧业。
笔者相信,只要政府“扶持”,社区“助力”,再辅以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就一定能让“小修小补”行业重新焕发新活力,从而既让我们的普通大众充盈便捷的生活,又让我们的城市充满人间烟火气。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120万买“无风险”理财巨亏31万,为何会败诉?
叶金福:别让“辣眼”电梯广告游离于监管之外
周志宏:“没听说过”≠假冒伪劣
罗淇尹:“下来说”不如“立刻办”
丁家发:“刷信用”先看病后付费一举多得
维扬书生:“建议”家长捐款是一出闹剧
丁家发:外卖“食安封签”不能“封”不上
丁家发:保健品“坑老”须精准整治和严打
张艳晓:疫情“快走开”,邻里情“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