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列表

502胶灌耳,老年人常识“短板”当补

2022-11-01 19:09:2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经了解,王阿姨被送往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502胶水灌满她的右耳耳道,已无法辨认正常鼓膜结构。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医生将胶水从黏连的硬脑膜,面神经及镫骨足板分离,成功取出...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了一位年过六旬的患者,她的耳道竟被胶水灌满。原来,患者王阿姨(化名)多年前曾因中耳炎做过手术治疗,后右耳仍反复流脓,并出现听力下降。最近,由于耳朵再次流脓,她打算用滴耳液缓解症状,却误把家里的502胶水当成了滴耳液,滴进自己的耳朵,感到一阵剧痛。(11月1日极目新闻)

  经了解,王阿姨被送往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502胶水灌满她的右耳耳道,已无法辨认正常鼓膜结构。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医生将胶水从黏连的硬脑膜,面神经及镫骨足板分离,成功取出硬化的胶体,并通过手术为王阿姨进行听力修复。目前,她恢复良好,听力也得到提高。

  医生善意提醒,502胶水具有一定毒性,固化以后毒性会降低,要避免与皮肤接触,如有意外,应立即以大量清水洗涤并送医。触及手时,可以用肥皂、水、洗涤液洗净。此类物品尽量妥善放置,防止老人、儿童误用发生意外。

  按理说,时年六十多岁的老人,在社会上生活了那么久年月,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应该懂得的了。但是,“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样没学到。”一些生活常识,因人而异,有的人还是有所欠缺的。前面所说的王阿姨,应该识些字,滴耳液和502胶水的字样应该可以辨认的清楚,而且,滴耳液是塑料软管,502胶水则是铁质管,很有可能她并不清楚这些常规性知识。可见,一些老年人在生活常识上的确存在“短板”。

  有人说,人成年后,生活知识的积累,与人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关。比如有些人活到70岁,也不一定有应变时间的能力,这与他对周边事物的反应有关。这种人往往无心机,待人待物有种无所谓的态度,像学习考试一样,考好了,自然也高兴,但并不在意是怎么考好的,也不总结以后怎么更加努力;考得不好,也无所谓,不会内心愧疚,懊恼,有时候还辩解说还有人比我差。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该怎样引导老年人接受日新月异的生活的挑战,让自己的知识“时更时新”,与时俱进。

  502胶灌耳,老年人常识“短板”当补。为老年人提供贴心、适合的公共服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科技进步的目标。首先是要帮助老年人摒弃那些过时的约定俗成的旧观念,让老年人学习掌握包括“数字化”、“智能化”生活常识。当老年人需要帮助时,社区、村“两委”和家庭成员应该多拿出些耐心,在提供服务方面多一份体贴或手把手的交流灌输,让老年人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乐享科技发达的好日子。

更多

热门关键词:502 滴耳液 游德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