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散在每个人的心间
作者:于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60年前,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60年后,我们重读《雷锋日记》,发现再其短暂的22载青葱岁月里满载的是对革命的热枕、对理想的坚定,他那份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无所畏惧的纯粹灵魂,如永放光芒的灯塔般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雷锋”这个名字成了一种特殊的代表,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文明风尚,像是一颗无比真贵的种子,在最美的春天播种在每个人的心间、镌刻在每个人的心灵中,成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心一意跟党走的绝对忠诚、无惧无畏献身社会的忠诚担当,是雷锋毕生的追求,他从不畏惧牺牲,在他的价值观里“革命理想高于天”,只要是革命需要,他就会毫不动摇地做一名刀刃向外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更应自觉树立崇高理想追求,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服务人民的奉献情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雷锋短暂的22年生命中,他一直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的一贯人生哲学,他随时随地做好事、默默无闻地做好事。雷锋的每件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是一件件汇集、一代代传承,铸就了精神丰碑。新时代的我们,应赓续传承,将雷锋服务人民的情怀根植在心中,将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在整个政治生涯当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难、纾群众之郁,勇挑为民重担,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正如热爱本职的敬业操守。“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抢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同志把自己当成一块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雷锋短短六年的工作经历中,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他都不甘人后,苦干实干,尽全力做到最好。在这些岗位上,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敢争一流,业绩骄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像雷锋那样,主动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主动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地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撒向华夏大地,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鼓舞新时代党员干部奋发向上、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精神源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雷锋精神是不朽的历史丰碑
尚凡:满脑子“央国政”,需反思的不仅是大学
黄跃成:“父债子还”背后的履约精神值得点赞
维扬书生:谎报火警被行拘一点不冤
魏芳:处置过期药品需有更多“好办法”
廖卫芳:“制售假劣农资”必须零容忍
郭喜林:父亲和我叔的兄弟情
免费体检室“搬”进工地是最好的健康关爱
叶金福:下基层检查就应“不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