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地铁文明”呼唤“手机静音”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有网友称,自己去江苏南京旅游,在地铁上因手机外放而收到“罚单”。5日,南京地铁回应称情况属实,车厢内有稽查人员进行巡逻。(3月8日《广州日报》)
眼下,地铁已成为许多市民出行的一个主要交通工具,但一些不文明的地铁陋习也随之出现,诸如大声接听手机、大声播放音乐、大声播放视频等“电子噪音”,这些地铁车厢里的“电子噪音”不仅令人烦躁不安,而且也严重侵犯了广大乘客的“安静权”,已引起越来越多乘客的不满和愤慨,广大乘客纷纷要求“还我安静权”。
众所周知,地铁车厢是一个公共场所。既然是一个公共场所,就需要每一位乘客养成文明乘坐地铁的良好习惯,不妨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自觉远离不文明行为,而保持地铁车厢“安静”,这也是一种“地铁文明”。
此前,已有上海、深圳、昆明等多地多城市明确规定“乘坐地铁时使用电子设备不能外放声音”,这其实就是针对地铁车厢电子噪音“扰民”的一次大整顿,是对广大乘客“还我安静权”的一种回应和保护。
笔者以为,“保持安静”应是乘坐地铁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地铁文明的涵盖面是很广泛的,既包括禁食、霸座,又包括大声喧哗、大声接听手机、大声播放电子设备等。尤其是电子设备声音外放更是成了一种严重的“噪音污染”,成了一种人人反感的“地铁陋习”。因此,笔者以为,对手机声音外放“开罚单”,很有必要。
但笔者以为,要真正让地铁车厢里“电子噪音”变为“电子静音”,还需“两手抓”。一方面,需提升广大乘客的“文明自律意识”。不妨通过正能量的传播和宣传,让文明自律意识根植于每一位乘客的心中,自觉做到“电子设备不外放声音”,从而让“文明乘坐地铁”成为每一位乘客的一种自觉行为。另一方面,需提醒和处罚并用。对肆意在地铁车厢里大声接听手机、大声播放音乐和视频等不文明行为,地铁车厢管理人员需给予“温馨提醒”,而对于那些“屡劝不改”的乘客,除了“开罚单”之外,还可借鉴高铁、飞机那样采取列入“黑名单”的处罚机制,限乘地铁,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公共场所文明公约。如此,才能让“手机静音”,让地铁更文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殷建光:中国女性以力与美逐梦未来
游德福:让“零工驿站”拓宽就业路服务大民生
郭喜林:品评女人追求美的风景
郭喜林:大学生就业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
李长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做为民服务的好干
童其君:快递包装“瘦身”是个好现象
苗凤军:“国家账本”来了,亮账单,谋大局
郭喜林:行稳致远里的人生哲学
火锅里吃出老鼠,食品安全缺失应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