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公园姓“公”怎能成“禁地”
作者:丁家发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夏日炎炎,家里周边的大小公园,成了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不过,最近不少上海市民向记者反映,一些公园的园内禁止行为越来越多,孩子的滑板车,儿童自行车,甚至是羽毛球等一些休闲运动,也不允许在园内开展。这让不少市民有些困惑,公园里这不许那不许,那还是大家概念里的公园吗?(7月20日澎湃新闻)
按理说,公园当姓“公”,具有公益属性,应当让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然而,一些公园的禁令越来越多,不少游乐活动和运动都被禁止,简直成了“禁地”。笔者认为,公园不能过度管理,影响了市民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多元化需求,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介入,及时予以纠偏,让公园回归应有的公益属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可否认,市民在公园里也不能为所欲为,做出出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时,公园为了加强管理,防范公园变成一部分不文明市民的“私园”,出台一些“禁令”,也非常有必要。比如,静止在公园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进行其他不文明及危险的活动和行为,扰乱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损害其他入园市民的合法权益。此外,更不能在公园内进行聚众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禁令”,是对入园市民的必要约束,有利于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一般而言,大多数市民都会予以支持,不会受到任何的质疑。
然而,眼下一些公园出台的“禁令”,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如在公园里,功放、帐篷、童车、宠物、轮滑等,都被列入了“黑名单”,而像羽毛球、儿童滑板车等常见的休闲体育活动,也明确在很多区域谢绝。对此,不少市民不太理解:公园本来就是个公共休闲场所,这也不许那也不许,难道公园里只能散步吗?确实如此,公园的过度管理,限制市民更多休闲娱乐活动的自由,一道道“禁令”仿佛筑城了一堵无形的墙,让公园变成了一块“禁地”。这种情形,显然与公园的公益属性背道而驰,受到市民的广泛质疑,也就在所难免了。
公园过度管理,出台诸多“禁令”,实质上是一种懒政行为。如此简单地“一刀切”禁止市民在园内的多种活动,安全隐患少了,公园也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无疑管理成本减少了,安全事故也会相应减少了,这是公园管理者乐于见到的,或许也是出台一道道“禁令”的动力。但是,这种非人性化的管理,削弱了公园的公益属性,也让公园少了热闹氛围,失去了该有的活力。这样的公园如同“禁地”,无法满足市民户外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公园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市民的关切和需求,及时介入予以纠偏,取消一些不合理的“禁令”,让公园更好地为民所用。
笔者认为,公园不该成“禁地”,应充分发挥其公益属性,千万不能为了便于管理,便简单地“一禁了之”,应当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休憩、健身、娱乐、休闲的多元化需求。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叶金福:野生蘑菇“别乱采更别乱吃”
徐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游德福:让“对外开放强县”战略助力全面振兴
捐赠物资过期被丢弃,保质期是临界岂是借口
周志宏:让低碳消费成为全民习惯
魏芳:“研学游”岂能“名不副实”
周志宏:严防不符合“新国标”的头盔伤害骑行
强降雨导致补习班被困,说好的教育减负呢
潘新尧:“躺平”都是问题,“实干”都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