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付费共享电梯”新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电梯加装不用我们出钱,买个年卡,像坐公交车那样刷卡乘坐,很方便”“一年400元, 这价格很实惠”……2月17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人民路9号共享电梯项目正式动工。施工现场,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难掩心中的喜悦,话语里满是对未来便捷生活的期待。(2月19日《宁波日报》)
眼下,在很多城市的老旧小区里,六七层以下的老旧楼房一般没有安装电梯。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和提高,不少居民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和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其中,“加装电梯”的呼声最高,许多小区居民把“加装电梯”列入了议事日程,甚至是办事日程。
但由于同住一幢楼的住户对各自利益考虑的分歧,“加装电梯”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反而会遭遇“一人反对”的困局。而“一人反对”的往往是一楼住户,其理由也是“振振有词”,不外乎是因为一楼不用乘坐电梯、影响采光、电梯噪音大、占用楼道空间等原因。近年来,各地因“一人反对”而导致加梯难的事例已发生多起。
但事实上,如果站在一楼住户的角度来看,其提出反对加装电梯的理由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说,虽是“一人反对”,其实并无大错。但是不是就因为其理由“有道理”“无大错”,就让众多居民向往的“加装电梯”这件好事难办成了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有没有“好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复制呢?笔者以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创新推出的“付费共享电梯”新模式就值得借鉴和复制。据报道,该社区采用的是共享电梯模式,无需业主承担大额的电梯加装费用,而是采取“买年卡”的方式,像乘坐公交车一样付费使用。此举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将传统的一次性集资加装电梯,改为“谁使用谁付费”“用得多付费多”,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电梯加装的难度,而且也兼顾了各方利益诉求,实现了双赢。可以说,“付费共享电梯”新模式抓住了加装电梯的“牛鼻子”,从而使得“加梯难”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加装电梯也是“大民生”。如何让“加梯难”变成“加梯易”,这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希望各地不妨多多借鉴和推广“付费共享电梯”的好做法,既助力破解加装电梯难题,又兼顾各方利益最大化,从而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再总是成为一道难解之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陈镜伊:年轻干部成长“三部曲”
娄义华:从《哪吒2》的火爆中学品牌构建
廖卫芳:给“两头忙”的低龄老人减减压
王毓:青春作伴 年轻干部勇担当
殷建光:《负面清单》释放正能量 为校园安全
霍力伟:以畏为基,勇赴有为之路
张艳晓:下乡进村还请“非诚勿扰”!
陶淑杰:以“三争”精神,书写党员干部时代答
王毓:紧跟时代步伐 自我提升“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