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急救技能亟待普及
作者:丁家发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袁荣霞介绍,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非预料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期内突发意识丧失及循环、呼吸骤停。死因多为心律失常,包括由心肌梗死造成的猝死。(7月3日新华社)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非预料死亡,如果能在“黄金四分钟”内,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进行抢救,就有较大的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然而,目前我国急救技能尚未普及,不少患者发病后在被围观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笔者认为,“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急救技能亟待普及,只有人人掌握了急救技能,才能抓住“黄金四分钟”挽救更多的人。
据统计,病人需要急救的情况,95%发生在医院以外。针对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如果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救活率可达50%;超过这一黄金救援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比较渺茫。每延迟1分钟,抢救的概率会下降7%至10%。如果等120救护车赶到再进行抢救,可能就会错过抢救的最佳时间。现实生活中,一些围观者坦言,自己不是不想帮忙,而是没有相关急救知识怕帮倒忙。可见,普及急救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急救技能已经全面普及,80%的人至少会一门以上的急救技能。在日本和法国,普及自救急救知识已经纳入小学生课程。美国的急救课程从幼儿园就开始,在2岁—6岁,让孩子明确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到了初中,就要接触真正的急救方法。然而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几乎没有给学生们提供过真正的应急教育、救护知识教育。课堂上除了需要参加中高考的语、数、外等主科外,音乐、美术都沦为“陪衬”,更别说急救知识了。而社会上,民众接受急救技能培训的机会则更少。于是,很多人都是急救知识的“睁眼瞎”,遇到有人突发疾病或发生地震、火灾等关键时刻,面对“黄金四分钟”的救援时间,也只能干着急,眼睁睁看着生命“枯萎”。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普及急救技能刻不容缓。一方面,在全社会全面普及急救技能,把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从小从早抓起,让每一位中小学生都能成为急救的小能手;另一方面,各地红十字会及医疗机构也要积极主动作为,经常性向民众开展急救技能的义务培训和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此外,在车站、码头、机场及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配备专业的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备,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则可以采用心肺复苏与AED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抢救,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
人人学急救,人人掌握急救技能,才敢于伸出援手,在“黄金四分钟”关键时刻进行科学救助。总之,应尽快普及急救技能,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的公众参与率和成功率,才能从死神手中抢回更多患者的生命。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璐:“繁森精神”代代传
刘苏怡:专项整治高速公路 筑高速平安夏途
张子道:守护夏日安全,共绘平安画卷
李永波:始终如“一”让党纪学习教育不停歇
张艳晓:读懂“9918.5万”背后的力量
宁海华:献给七一的“一封情书”
廖卫芳:疲劳驾驶“翻车”是一记交通安全警钟
刘一洁:青年干部逢盛世、当有为
于晓倩:拒绝酒驾 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