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忘不了母亲的窗花
作者:郭喜林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不管从农村到城市,还是再从城市到农村,母亲总是能用剪刀下的窗花为家里人解除心中的郁闷,并给全家人带来精神愉悦享受。
我出生于1958年春节之后的正月十九,1959年春夏之交被父母轮流抱着行走300多里回到了太行山上的老家。所以,我并不知道母亲在新乡市的那个家的窗户上贴了许多自己亲手剪出来的窗花。这是我长大之后懂事了,母亲告诉我的。
在老家的太行山村里,我们生活了20个春夏秋冬。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亲身感受到了母亲拿起剪刀剪窗花是多么神奇。而且,在她周围会围拢着许多小朋友目不转睛地看她怎么剪窗花。一张又一张不大的红纸,在她手里折叠几下,用剪刀上上下下转来转去就变成了牛羊猪鸭和大红公鸡。而且,还能剪出老母鸡带着几只小鸡来;而且,还能剪出老虎、猫咪、小兔和欢蹦乱跳的小狗。当小朋友不愿离去的时候,她就会把自己剪的窗花分发给小朋友,这样小朋友就欢天喜地回家吃饭了。
尤其是春节的时候,母亲会把各种各样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不管家有多穷,母亲都舍得到供销社买一大张红纸剪窗花。母亲不仅要剪出各种小动物,而且,要剪出各种花卉图案。母亲说,这样才能给家里增添一些春节的喜庆气氛,这样才不会被贫穷弄得全家人没有一点精神。人活一口气,没有精气神不行。再穷,也得打起精神,走亲访友,和大家一起高高兴兴过年。不能用苦瓜脸给别人看。只有学会苦中作乐,往前走才能有自信和勇气。
对于母亲的高谈阔论,父亲手里拿着烟袋说,别看你妈是农村妇女,简单的几句话里面却隐藏着不少大道理。她说得好啊,苦中作乐,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她的每一个窗花都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每一个剪纸窗花活灵活现,生动活泼,谁看了都会高兴。
由于母亲的手巧,街坊邻居常有年轻妇女叫她四奶,叫她四娘,叫她四婶,让她教她们如何剪窗花。一年又一年的春节,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不会剪窗花的妇女,母亲剪出来送给人家,让别人家讨个喜庆和吉利。
由于母亲人缘特别好,1979年11月13日我们从老家往新乡市搬家临走的那一刻,许多街坊邻居在欢送母亲的时候留下了舍不得让走的眼泪。当汽车发动起来,缓缓向前的时候,嫂子再见,他四婶再见,四奶再见,四娘再见,四婶再见,不绝于耳,让母亲在搬家车驾驶室里哭成了泪人。由于相互舍不得,母亲让司机停下车,她下来给村里欢送她的人鞠了一躬。还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抽空去新乡开开眼界,我热情招待大家。
从农村再次回到新乡市,母亲看着街景说,变化太大了,差点认不出来这是自由路。以前是石板路,现在是柏油马路。
1980年,是我们家到新乡过的第一个春节。母亲又剪了很多窗花,但没地方贴。因为,窗户被外面的楼房挡的黑乎乎的,白天家里还需要开电灯照明。于是,母亲只好把剪好的窗花送人。不管谁带着孩子来家拜年,母亲除了给压岁钱,还要每人给两个窗花。而且,父亲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人向母亲讨要窗花。所以,母亲特别高兴。
后来有了单元家属楼,母亲就在春节前早早剪起了窗花。而且,她要送给家属楼里的小朋友。尽管有人后来搬走了,但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仍然能想起郭奶奶剪的窗花。当母亲身边有了自己的孙子之后,她也为两个小孙子剪窗花,而且,会把各种窗花压在家里桌子上的玻璃板下面。母亲说,遗憾的是,三个儿媳妇都没有和她学剪窗花。她说,大儿媳妇心灵手巧,她要是学,肯定比我剪得好。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朱波:抓好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
朱波:抓好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
曹灿辉:追责“一把手”向耕地违法开刀
殷建光:有“数”为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霍力伟:让乡村振兴的“党建引擎”更加强大和
钱桂林:科技“热词”,“热”出中国豪迈
李明慧:以法筑基,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李永波:青年干部从“声声叩问”感悟“为民初
徐蕾:莫让“指尖便利”沦为“指尖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