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对哭丧和职业哭丧人多些敬畏和尊重
作者:毛开云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陈继英是个职业哭丧人,家住四川省郫县,靠替人家哭丧赚钱。在四川农村,哭丧(中国丧葬礼俗)带头人往往会获得一定报酬,这已成为一种传统。一年里有320天,陈继英都在做替人哭丧的活儿。据该县开殡葬公司的中年男子陈超清(音)透露,40分钟哭丧的报酬是830元。(4月2日中国日报网)
职业哭丧人,是个新鲜事儿。对于职业哭丧人,年纪大一些的人觉得这是一份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但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样的工作难为情,一般都会投去鄙夷不屑的眼光。而在笔者看来,应该对哭丧这个职业和职业哭丧人多些敬畏和尊重。
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原则,既然一些地方有哭丧的需求,那么,出现职业哭丧人有啥奇怪呢?据报道,因为从事哭丧者屈指可数,职业哭丧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既然有人把哭丧当成了职业,他们既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又满足了失去亲人的家庭的需求,其他人有什么理由说三道四呢?
职业哭丧人凭本事挣钱,干的是诚实劳动——受雇于死者家属后,要在丧礼开始两小时前抵达死者家中,详细询问死者的生平事迹,然后才能哭丧。应该说,这份工作非常辛苦,挣钱也非常不易,不是谁都能干得下、干得好这份工作的,说得通俗一点,哭丧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没有这么技术就干不好这份工作。靠技术吃饭,凭能力挣钱,何错之有?
法无禁止即可为。哭丧不违法,而且具有浓浓的人情味,既不妨碍他人,也不伤风败俗,更不涉及道德问题,对于职业哭丧人的哭丧,人们应该持一种包容和宽容的态度。像陈继英这样的职业哭丧人,一年有320天哭丧,他们干的是一份利人又利己的工作,难道不值得人们尊敬吗?他们在当地哭丧,被上了年纪的人称作“老师”,他们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呼!
职业哭丧人哭丧时或许没有眼泪,甚至没有真情实感,但依笔者理解,他们的眼泪哭干了,他们把哭当成职业了,他们在丧礼上哭丧能带动死者家属和周围群众的情绪,他们就应该算尽职尽力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事正当、合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的职业方兴未艾,有的职业可能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正如报道中所说,无论是陈超清还是陈继英,谁也不好说30年后是否还有人从事哭丧的工作。但是,现在还有哭丧这个职业,还有人从事哭丧工作,我们就应该对这个职业多些敬畏,对职业哭丧人多些尊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关育兵:对线缆下垂反思的,不只是城市管理
关育兵:大学生研究充气娃娃能否抵学分?
身体大挑战:切勿滥用说辞物化女性
当你老了,渐衰的脸上为何浮现愁苦的风霜?
醉江南:“老婆证明”戳痛信息难共享痼疾
李强:当心2.5天假被试“假”了
赵霞:“航空母舰驾照”也不能超速
“退还30万捐款”带给社会的不仅是泪奔
朱波:别过高解读“朱”姓免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