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如何走出“一限购就离婚”的怪圈
作者:毛开云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房子限购令出台,让很多人想到去办理离婚。南京离婚人数会不会多到像上海近期出现的摇号现象?截至昨天傍晚5点,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市共有320对夫妇离婚,是平日正常离婚人数的3倍。令人无语的是,一些来离婚的夫妻,因来不及准备离婚材料而没能办理。(9月27日《扬子晚报》)
“一限购就离婚”,上海如此,江苏如此,全国各地也如此,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如何走出“一限购就离婚”的怪圈呢?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限购就离婚”的市民,无疑是钻政策的空子,何不把政策的空子堵上呢?几年前的限购政策是以居民家庭为单位实施,几年后的限购政策为啥还是老调重弹?不要怪市民钻空子,你有空子给人钻,钻了空子又不违法违规,别人为啥不钻呢?所以,堵上政策的空子,改变限购“以家庭为单位”为“以个人或夫妻”为单位,是避免“一限购就离婚”的治本之策。
当然,再完美的政策或许都有漏洞,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漏洞可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那么,对于市民而言,钻空子是不是购房的最佳手段呢?显然不是。靠钻空子购房是一种投机行为,既然是投机行为,就必然存在风险。而且,投机成分越大,风险肯定越大。特别是在眼下的高房价下,资金进入高房价本身就是风险,如果再以离婚去购房,这是双重风险,到头来很可能“折本还要陪夫人”。所以,市民的成熟和理性,是走出“一限购就离婚”怪圈的重要方法。
政府出台政策,需要加大宣传;市民理性购房,需要科学引导。房产和民政本来是不太相干的两个部门,但多年以来这两个部门像穿了连裆裤一样,扯着藤藤叶叶就动,关键还是宣传工作没做到位。政策宣传到位了,市民吃透政策了,利弊权衡清楚了,购房自然理智了,离婚更会慎重了,这才是良性循环。而“一限购就离婚”,可以说是中国的房产和民政“近亲结婚”生下的怪胎,这是恶性循环。加大限购政策和科学购房的宣传,是走出“一限购就离婚”怪圈的必要手段。
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6月末增速达32.2%,月度增量屡创新高。可见,房子对市民来说还是紧俏货。因而,限购政策一出来,市民必然要抢购。为了抢购成功,很多人不惜付出离婚代价。然而,“一限购就离婚”实在可笑,如果以这种方式投资和炒房,还可能重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房价泡沫破碎的覆辙。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鹏唳天:“互联网+幽灵”频现 问题出在哪?
张楠之:扶贫应先扶一些人精神的贫
郭喜林:行业“内鬼”侵犯个人信息要严惩不贷
张会存:女中学生厕所遭群殴折射法制缺位
白墨:三岁女孩喊“我有钱”,金钱教育当扶正
曹灿辉:别把老年人隐私不当回事
曲征:教材出错80余处,该有人为此担责
程振伟:拿电子科大校友捐10亿讽刺马云太Low
刘学敏:任何理由暴打父母都是人性与道德的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