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催生出生意,治理要找准“引爆点”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期,几位乡村干部向记者吐槽了三件“荒唐事”。
一是村干部接到任务推广某款政务App,有关部门还要考核下载注册率。而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多、青壮劳力少,一些老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村干部很难完成任务。刚开始,一些村干部找村民要来手机号,帮他们挨个注册,后来村民对此也很反感,就有村干部自掏腰包找到专业商家,花钱完成下载和注册的任务,久而久之,竟然“催生”了一门生意。(2024年3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将形式主义做成一门生意,还让央媒批评,莫让形式主义“折腾了干部,又折腾群众”,这样的事件能够在当今时代出现,这应该是各级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尤为尴尬的事件,特别要说的是,事件出现,还在党中央一直在倡导治理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在基层政府还能让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大行其道,让基层干群苦不堪言,这治理形式主义的工作应该下真功夫了,做真文章了,总在口头上呼吁,只是由媒体狂批,这一问题根本从根源解决不了。
形式主义为什么一直存在,一直让各级政府部门明明知道其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还一直抱着不放呢?还是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过多式的追责管理方式,让基层无奈只能以干各项工作留痕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基层很多工作领导干部群众为了诠释自己的工作作风,在各项工作中都需要拍照或者是纸质留痕,让本应该简单化的工作越发的复杂化。二是领导虚荣心作祟,在每一些工作中好高骛远,根本不顾工作的实际。如对于某一项工作的宣传,相关部门为了体现自身确实做了好多工作,于是通过专门的部门组织专业的人员转发或者是点赞截图等,并且将这一项工作做成某些工作的经验来推广。在基层人员本来都相当缺乏的情况下,给基层增加了工作负担。三是在各类工作中为了干出工作中与其他单位的与众不同,于是在学习APP推广工作中,各类保险收缴工作中,不切合实际地发动基层百姓注册,学习,或者是下达极其严格的任务指标,以表示本级单位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其工作方式,根本看不到基层工作的难度,让基层领导干部在这项工作中,无可奈何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完成,即便是自己浪费了时间,掏了腰包,也只能进行下去,让政府的工作背离了民心民意。三个原因存在,让形式主义治理的呼声尽管很强烈,但现实依旧改变不了多少,让治理形式主义成为了空谈。
治理形式主义,要想取得实招,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听一听基层干群的呼声,面对相关工作所存在的严重的形式主义,相关的领导干部要敢于向上级领导提建议,要敢于说不。形式主义之所以存在,就是基层领导干部盲目的服从,根本不敢向上级领导干部说实话,吐真情。在形式主义治理工作中,宣传部门和组织部门更应该重视,作为政府部门的特殊部门,在治理形式主义工作中,必须对自身的工作做到改进,其领导干部的工作思路要清晰,坚决不能在治理形式主义的形势下,对自身的工作一直保持固步自封的状态,让治理形式主义工作总是在原地打圈子。再者就是某一项工作是不是形式主义,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必须听基层干群的心声,听一听他们对这一项工作的评价。群众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只有在治理形式主义工作中,让群众真正感觉到某一项工作有质的改变了,真正为基层减负了,这治理形式主义才是成功的。
在治理形式主义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在考核时,也要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工作中的一项,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在这一项工作中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是不是让百姓认可了。只有纳入考核,让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了,形式主义再不改变让自己也会成为被鞭策的对象,这形式主义的治理也就能够做到真正的认识,也能够实现治理的水到渠成了,这样治理形式主义真正找到“引爆点”了,其成绩取得也是自然而然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杨汇瑜:以“变”对“变”重教育 绘就人才百
曹灿辉:决不容围猎蚕食国有资产
曹灿辉:决不让拿“初中生遇害案”蹭流量
陶淑杰:基层干部要以勤奋为基投身于新时代
霍力伟:党建领路人才为本,推动国家发展新篇
朱波:让每天都是“3·15”
徐蕾:上好“大思政课” 激荡新时代青春力量
廖卫芳:整治医美乱象不能“一赔了之”
廖卫芳:本科毕业当“猪保姆”就不体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