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礼受谴责的不应是女性,应该由谁背锅?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2025年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接受了农视网记者的深度专访。
蒋胜男说:“高彩礼的对象不是女孩本身,而是女孩父母。因为高彩礼而谴责女性,是板子打错了地方。”因此,唯有从经济权益上实现平等,才能根治性别失衡与彩礼畸高。(2025年3月7日农视网)
当今社会的高彩礼问题,成了全国百姓的痛点问题,在这一社会问题上,广大百姓都在找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想通过找到其根源,对治理问题做到对症下药,但多少年来,却一直无果,反而高彩礼问题,已经从局部蔓延到全国很多地方了,大有野火燎原之势。在今天,在全国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提出来,高彩礼问题不应该谴责女性,是板子打错了地方,说之所以女性要高彩礼,是农村轻男重女根源造成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政协委员的一席话让很多人弄不明白了,在当今社会重男轻女在农村还会很严重吗?难道这一陈旧陋习在农村还普遍存在吗?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妇女的地位一直在提高,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将近80年了,女性社会地位在中国早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在社会地位的某些方面上,在政府的关爱下,甚至已经超过了男性,这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政协委员还说重男轻女,这或许是特别偏僻的小山沟,或者是极个别的家庭吧,从全局来讲,基本上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至于女性利益的保障,从各项政策上,从没有这一方面的缺失,至于说到什么农村耕地分配,那就更不用说了,土地政策30年不变,女性即便出嫁,耕地照样存在,现在耕地中央又有新政策,其利益依旧存在,即便是涉及到某些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也只是地方个别村干部对法律的认知缺失造成的,女性也是可以通过法律维权的,怎么就说高彩礼问题不是女性自身的认知造成的,这一问题到底应该由谁来背锅呢?
高彩礼,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村的女性文化都低吗?事实上都不低,农村女性有几个是初中没毕业的。农村的当今社会的女性文化水平基本上都是从大专大本毕业的,即便是少数也应该是中专技校毕业的,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难道在高彩礼问题上,在思想上不应该有一个认知,觉得不应该拿自己的婚姻当买卖吗?不明白作为当今时代的年轻人要有奋斗精神,不知道啃老是一件可耻的事件吗?通过高文化教育,思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不谴责女性自己,是不是要谴责当今教育?看来当今的教育在塑造女性思想工作中,是相当失败的,给了女性知识,却没有传授给相关女性做的人道理。
未婚女性要高彩礼问题,全国人民都在把脉,事实上根源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谴责女性是不对的,对女性打板子也是不对,关键要明白,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解决女性的思想观念问题。思想观念怎么解决,从教育环境,从生活环境,从工作环境一起下手,对女性要彩礼的问题,要多方施治,女性的道德水准提升了,觉得要高彩礼是可耻的事情了,那解决高彩礼的问题最终会迎刃而解。
高彩礼问题,当今时代女性在这一问题上,也应该清醒了,也应该有所作为了,婚姻虽说需要物质,但是物质不是全部,缺乏了一定的奉献精神,还有什么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内涵呢?在婚姻这一社会问题上,提升自身的形象,女性也应该做到自律了,让自己做一个伟大的女性,不应该很难。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永波:党员干部学党纪要时刻保持“在线”
廖卫芳:“退一赔三”是打击鬼秤的一记妙招
廖卫芳:“元宵节纳入法定节假日”很有必要
李蓬国:探索的三重境界
刘苏怡:乡音振兴曲:产业兴 建设美 治理善
张艳晓:“自我加压”?莫让减负打回“原形”
艾才国:别让“12345”成为许愿池
杨汇瑜:乡村振兴需要“扎进泥土中的高跟鞋”
龙晨悦:平板量具生产基地迎来管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