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研究生退学摆摊,偶发事件慎防宣传过度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北门的摆摊队伍里,一个年轻小伙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摊位被排队人群挤得满满当当,而摊主在一年前还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系的研究生。在众人眼中,前程一片光明。但2024年2月的一天,他决定给自己的生活来个急刹车,他决定退学。“我想换个方式生活。”(2025年3月21日极目新闻)
复旦大学生研究生退学到高校门口摆摊卖货了,日赚700元,年轻人的选择是难以让人理解,如果好好地上学,完成研究生的功课,未来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不应该很难,如今摆地摊了,也实现了赚钱的目的,或许这样也能够实现他的人生目标,毕竟每一个人的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不同的,他是不是就可以在当今社会成为正能量的事迹需要媒体大力的宣传呢?事实上在这一事件上,相关媒体在宣传时,还请谨慎一些,请不要把退学做地摊生意的年轻人宣传的很伟大,在当今社会还是需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符合广大百姓的观念最好,毕竟即便这个退学的研究生在这一行业干得很不错,但是这真是他父母供他读书上学最终的期望吗?也会是他永久的选择吗?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不容质疑的。今天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退学摆地摊了,收入是很诱惑人,事实上过去新闻媒体也曾经报道过不少的同类事件,如多年前的北大毕业生成杀猪状元,年销售18个亿。还有英专女子辞去月收入8000元的高薪到菜市场卖猪肉的……优秀大学生毕业后不选体制内工作,在其他行业混得风声水起的报道是很多的,今天出现复旦研究生退学摆地摊日收入很多,也不足为奇。无论是媒体还是广大公众,更应该把这一事件当做一件普通的事件来看,根本不必上纲上线,觉得很稀奇,尤其是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择业观谁也说不准,今天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好,或许明天就突然之间跳槽去了别的工作岗位,这个社会真不稀奇。如果在此事件中媒体过度的报道解读,在当今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未必都是正能量的。
研究生退学摆地摊,从其父母的心里也应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孩子上大学对其家人来讲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尤其还是国内重点大学高等学府,如复旦大学,很多家庭的孩子付出很多努力,也未必能够去这个大学上研究生。想当初孩子考上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其自己也应该是很高兴,其家人也有更多的自豪,哪里会想到,花了很多钱上学,半路退学居然转行做地摊生意了,如果不是发生了某些变故,会选择这条道路去走吗?孩子愿意,其父母也未必会愿意,毕竟高学历在当今社会在求职时,会有更多的选择。如今退学了,对于孩子求学来讲,不是半途而废吗,对父母为讲,更多的期望或许难以实现。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是需要励志,但今天的新闻广大百姓也不知道如何评价,是大学生励志,还是生活的无奈最终做出这样的选择呢?面对这样的事件,希望媒体报道不必过度,也衷心祝福这位大学生能够在生意场做生意早一天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无论选择做什么都无怨无悔,都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蓬国:“加班文化”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王海燕:年轻党员正当时
陶淑杰:熔铸“三心”,锻造党员干部的时代风
王毓: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华章
廖卫芳:防范“装孙子式”骗局需多方发力
廖卫芳:“校园欺凌”与中考挂钩是一记妙招
龙晨悦:人才培养亟需“趁热打铁”
翟云雪:花样年华当如“花”般绽放
维扬书生:桂林文明公约现“热爱徐汇”,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