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峰:谁泄露了艾滋病感染者的信息?
作者:乔志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多省艾滋病患者接到诈骗电话,个人信息疑泄露。近日,全国多地的艾滋病感染者接到诈骗电话称将发放补助,诈骗者自称是政府部门或卫生局的工作人员,要求感染者提供600-700元的手续费。诈骗者掌握了艾滋病感染者户籍等多项信息。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疑似被大面积泄露。(7月17日新京报)
对电信诈骗,媒体和公众早已深恶痛绝,相关部门也不知进行过多少次大张旗鼓的整治,可时至今日类似现象不仅依然顽固地存在,甚至还日益猖獗。某些诈骗者为了骗钱,竟然连艾滋病感染者都不放过,无疑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和良知,令人愤恨。不知包括电信和警方在内的“相关部门”,能否由此再次认识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以尽早彻底清除这一毒瘤?
每个公民都有隐私权,不容侵犯。而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尤须严格保护。《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9条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相信很多人看了新闻都会第一时间提出疑问:到底是谁泄露了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有感染者表示,诈骗者在打电话的过程中直称其名字,对他在2015年的确诊时间、在哪里拿药、身份证号、工作单位等等信息掌握精准。很显然,如此详尽的资料应该来自医院或疾控部门。有两种可能,一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泄露了感染者信息,一是不法之徒通过非法手段(比如黑客入侵)盗取了感染者资料。我个人判断后者的可能性较大。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不大,诈骗者也只是索取数百元的手续费而已,这点钱不值得工作人员冒那么大风险。另外,相关部门对感染者信息的保管、保密有着严密的制度和程序,不会轻易泄露。但即便是后者,相关部门也要查找网络安全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确保感染者信息万无一失。
据悉,北京和甘肃两位感染者已经被成功地诈骗了钱财,分别是3000元和700元,两者均未选择报警。他们为什么不报警?正如一位感染者所言,他最担心的事情并不是被骗,如果骗子要挟公布他的个人信息,他都可能把钱给过去。“隐私外泄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个人生活,诈骗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骗子掌握的信息是百分百准确的,这让我们很害怕。”而此前类似案例已经出现过——感染者接到敲诈勒索的短信,要求打款2~10万,不然就把患病信息告诉家人或同事。由此可见,加强对感染者的信息防护是多么的重要。据悉,目前全国多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陆续展开工作。多地感染者称,已经收到当地疾控发出的一些手机短信,提醒谨防诈骗。提醒很有必要,但也只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下一步还是要追查信息泄露的途径和方式,采取相应措施堵塞漏洞。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钱桂林:傍官傍来死亡,你还想傍么
弘扬“马上就办”精神培育人民公仆意识
郭喜林:百人团伙技术开锁连偷,必须依法严惩
替考被判罚金给作弊者释放啥信号?
程振伟:公交上被性侵怎能是“私事”?
叶归根:官员触“网络”要避免“三种心态”
李云勇:消防宣传“脱敏”才能拦堵“救灾诈骗
因“差评”持刀上门,是功夫用错了地方
郭喜林:用1200元假币骗85岁老人良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