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吸引更多的人当村医需有更多的保障机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昨天早上,岑佩佩医生早早来到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梁弄镇汪巷村卫生室,正式上岗。这是该村有史以来首位事业编村医。据悉,这次余姚共招聘了18名事业编村医,目前已全部到对口的村卫生室上岗。(10月26日《宁波日报》)
眼下,农村人进城“看病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一些村民为了避开“看病难”,不得不有病“硬扛”,甚至是“死扛”,只有等到病得不轻了才迫不得已进城看病。许多村民正是因为进城“看病难”而导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小病拖成病亡”。
记得三四十年前,在各地农村里,几乎村村都有卫生室,且都配有一两名“赤脚医生”,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会直接找“赤脚医生”看病、打针、配药,不但药费便宜,而且也很方便。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村卫生室不见了,“赤脚医生”这一特定人群也慢慢地消失了,村民看病不得不往城里的医院赶,这无疑增加了“看病难”的压力。
如何破解村民“看病难”?笔者以为,吸引更多人“当村医”,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据了解,由于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又缺编制保障,村医招不进、留不住,人员严重老化、短缺,这一直是乡村医疗卫生面临的一个全国性难题。以宁波为例,全市在职的1967名乡村医生,60周岁以上超过六成,80周岁以上有43人。可见,目前村医已面临着“断层”的危机。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当村医”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次,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通过“事业编”招聘制录用村医就是一个很好的“妙招”。据了解,余姚此次专门推出234个事业编制定向招聘村医。除了在招收委培生的同时,该市还首次面向社会招聘事业编村医。定向招聘的村医,其编制纳入属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举无疑既有助于村医扎根基层,也使广大村民共享优质健康服务。
当然,要吸引更多的人“当村医”,还需有更多的“保障机制”。比如:村医的工资待遇应不低于城镇医院医生的工资水平,并给予相应的乡村医生岗位补贴。再比如:村医的职称评聘也应与城镇医院的医生“一视同仁”,甚至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等。
相信,只有村医的编制待遇、福利待遇、职称评聘等都有了全面的“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医学毕业生“当村医”,让他们在乡村既“留得住人”,又“留得住心”,在各地农村“安营扎寨”,更好地为村民的健康服务,从而为实现全民健康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丁家发:幼儿园开设“老年班”是双赢之举
叶金福:“家装服务”需要一把规范伞
周志宏:“让中小学生安稳午睡”别沦为空谈
周志宏:“小学生玩游戏被忽悠转账10次”的警
鼓励单位安排除夕休息,不如多放一天假
廖卫芳:防范银龄消费“陷阱”还需多方发力
叶金福:别让“杀猪盘”骗局骗光了“钱袋子”
曹灿辉:别让职业媒人成哄抬彩礼的“主谋”
河北取消机动车限号,打出惠民经济发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