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让“禁燃禁放烟花爆竹”成为全民共识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12月25日发布《关于元旦春节期间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倡议全省广大居民朋友,2024年“两节”期间自觉遵守所在地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共同维护美好环境。(12月27日《市场星报》)
眼下,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无论是城市里,还是农村里,年味都渐渐地浓了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了,对联贴起来了,各种穿的吃的喝的,也都陆陆续续地买回来了。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年味除了挂灯笼、贴对联、买穿的吃的喝的之外,还不能少了烟花爆竹。于是,有的人整箱整箱地把烟花爆竹买回家,准备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按说,元旦、春节期间适当燃放烟花爆竹,确实能给节日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但倘若把燃放烟花爆竹当作一种不可或缺的“年味”,那就是一种“短视”行为了。
首先,燃放烟花爆竹不安全。近年来,每年各地都有不少人因燃放烟花爆竹不慎被炸伤、炸残,甚至被炸死。其次,燃放烟花爆竹不环保。一来乌烟瘴气,空气污浊,二来环境质量严重受损。同时,燃放烟花爆竹,也极易引发火灾。其三,烟花爆竹的制作会浪费大量的纸张、火药。据统计,中国每年因制造鞭炮消耗的黑火药就高达20万吨。与此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其它资源,仅纸张一项,我国每年制造烟花爆竹就要消耗100万吨,相当于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电子化办公节省办公用纸的总和。可见,燃放烟花爆竹并没有带来浓浓的“年味”,反而对安全、环保、浪费等方面造成了莫大的危害和影响。
因此,笔者以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应成为一种“全民共识”,这既是一种节俭之需,也是一种环保之需,更是一种安全之需。
期待各地不妨多组织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迎新年文体活动,比如选择电子爆竹、喜庆音乐、鲜花、灯笼等丰富新颖的节庆方式,过一个低碳环保的新年节日,共同营造文明、低碳、绿色的生活风尚,从而以更加文明、安全的庆祝方式代替燃放烟花爆竹。笔者以为,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年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徐蕾:莫让“指尖便利”沦为“指尖包袱”
孙学丽:以“组织振兴”领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陈镜伊:乡村振兴的“门”与“道”
李雪菲:让党员教育的“爬山虎”铺满主题教育
王帅:强化三种意识 不当“精致利己主义”干
陈文秀:别让指尖“花活”成为政绩“秀场”
曹灿辉:为银发游提供更多温馨服务
游德福:乐见更多幸福食堂助力养老变享老
南昌市市长退休后回乡当农民,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