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请给“回老家过年住酒店”多一些理解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随着春节临近,不少在外工作的人陆续回家过年,近日,“过年回家不住家里住酒店”这一话题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有网友发帖称,因为家里的房间要给两个弟弟睡,已经没有单独的房间了。在家里因为生活习惯受到拘束,还是更喜欢住酒店。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也分享了自己回家过年“不住家里住酒店”的经历和原因。(2月8日极目新闻)
回老家过年,这是很多人春节的一个“统一模式”。这是因为,老家不仅承载着记忆,更有亲人和亲情的牵挂。于是,每到春节前夕,在外工作的子女、外嫁的女儿,甚至是外嫁的儿子,都会纷纷往老家的方向赶,目的就是回老家与亲人团聚,共享节日愉悦的时光。
按说,儿子儿媳们、女儿女婿们回老家过年,理应住在老家,这才是过年团聚的正确方式。但事实上,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情况。有的人老家房子宽敞,一大家子住一起绰绰有余;有的人老家房子狭小,容不下一大家子住一起;有的人常年在外生活,老家房子住起来已不太适应;有的人老家房子洗澡、如厕不方便;有的人父母已去世,老家只有成家的兄弟姐妹,住一起难免尴尬……于是,便催生了有的人回老家过年选择“不住家里住酒店”。
据了解,四类人群是春节期间不住家而住酒店的常客。第一类是习惯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觉得家里的条件和私密性不如酒店;第二类是“无家可归”的中年人,中年人的父母过世后,尽管老家还有兄弟姐妹,但真正家的感觉已经不在了;第三类是外来媳妇或女婿去其中一方父母家过年,必然遭遇地域文化方面的不适;第四类是外嫁女。因为一些地方规矩,已婚男女大年三十晚上不能住一起,不得不选择住酒店。
其实,四类人群中不管是哪一类,回老家过年住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大家子的人白天能够相聚在一起,或围桌喝杯酒,或围炉聊家常,或出去走一走,这才是回老家过年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而选择“不住家里住酒店”,一来,可以免除老家亲人铺床盖被的麻烦。二来,也可以避免打破家人平时居住的习惯。当然,住酒店也更方便、更省事。毕竟,现在大家经济条件都好了,住酒店也不是消费不起。
因此,笔者以为,对于“回老家过年住酒店”不必过于呵责,还需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共情。一方面,选择“不住家里住酒店”,并不代表儿女们对老家的情结削弱了、变淡了,而是受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造成的。另一方面,选择“不住家里住酒店”,这也是一种观念进步,与其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睡得不舒服,还不如在酒店住得更舒畅。此外,选择“不住家里住酒店”,从减负的角度而言,其实也是对老家亲人的一种关爱,毕竟除了铺床盖被的麻烦之外,还要居住之后拆拆洗洗,这也是一种“添累”。可见,回老家过年到底是“住家里”,还是“住酒店”,还需一分为二看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莫“一根子打死”,而让回老家过年“住酒店”的人背负骂名。
总之,一句话,请给“回老家过年住酒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责。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殷建光:龙年说龙 万事兴“龙”
曹灿辉:缓解春节“打车难”还有咋招
张曼玉:年轻干部要练好“吃苦功夫”
朱波:“年味”是人间最浓郁的烟火气
廖卫芳:“井篦子”缺失谁来管?
李梦轩:弘扬传建党精神 擦亮党员干部奋斗底
靳毅帆: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发扬“孺子牛精神”
曹灿辉:“粮食增产减损”都得抓紧!
曹灿辉:高铁“遛娃舱”让人性化服务“可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