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福:怀旧更要向前看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全媒体时代,有人感慨,想回到没有网络的从前日子里去,想回到古代的生活里去。骑着一匹马,万里迢迢穿云破雾去看望亲人朋友,到达时,马已经瘦成了驴样。
在古诗词里,我们常常感受到这种亲情友情绵厚的心境,是因为天涯遥遥的思念沉沉。不过让现代人真的离开了网络,他们又有些失魂落魄。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伯格说:“怀旧,是一种安适和惬意。”“安适和惬意”,说得真好!
“怀旧”一词,为瑞士医生约翰森·贺佛尔于1688年发明。怀旧最初特指思乡病,此病症状包括痛苦、沮丧、失眠、发烧、食欲不振等。从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怀旧心理一直被学界认为是由思乡病带来的痛苦、甚至病理性的体验。
心理学家们曾认真地思考并研究这一普遍的人类情绪对我们的意义,他们发现怀旧尚有很多积极的心理功能,比如:提高自尊,促使对生命意义的发现,甚至抵御孤独。但细想一下,就会觉得这也许再正常不过了,我们所怀之旧,大都是关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相处的情境。
年事已高,夕阳黄昏,人生的帷幕快要拉上;生命的道路,即将走到尽头。许多想做的事,做不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理想和愿望,大多化为泡影。于是,安抚心灵的最好办法,就是“怀旧”。从前年轻过,从前聪明过,从前辉煌过……也许,只有在“从前”中,才能找回失落的自己。
契诃夫说:“俄罗斯人喜欢回忆过去。”一个人,会怀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会怀旧。一个民族懂得怀旧,是件好事,证明这个民族没有忘记过去,不会背叛历史;所谓“不忘初心”,是也。
怀旧则能够让人反复体验童年的美好、青春的欢畅,构建出积极的生命意义,从而抵御衰老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负面体验。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帮人应付逆境、促进人的乐观心态,满足情感需求、增强自我认同。另外,怀旧也会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
实际上,怀旧如晨露浸润着沧桑人世。看看现在,慢的时代已渐渐从我们身边远去。如今,一则短信,三言两语,瞬间千里。一次旅行,走马观花,来去匆匆。可我们依然会怀念慢的时光,因为,只有在慢里,才会润泽时光的温静,才会回馈简单的快乐,才会生长纯粹的幸福。
毋庸置疑,在社会转型期越来越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怀旧情绪,正在潜滋暗长,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层面。
我,不沉迷怀旧。倒是想让自己在怀旧中激励自己向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曹灿辉:网上年货“热” 线下年味“浓”
武艳君:甘做“苔花式”党员干部
黄跃成:内外有别阴阳菜单只会自损声誉付代价
易延端: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最美“凡花”
曹灿辉:老年人“下铺优先”彰显民生情怀
曹灿辉:严打“假培训”紧跟“真服务”
撞伤横穿球场老人免责 彰显法律公平公正
张艳晓:以“人才家底”,拼发展之兴
赵阳:让文旅之“风”吹之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