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福:勤学习永不自满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有一次,有好奇者去询问一个生活低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毕业于哪所名校?”对方不无幽默地回答:“幼儿园。”追问:“我是问哪所大学?”他立马说:“我的回答没错,因为幼儿园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所大学啊!”可以想象,这位谦恭好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第一所大学,便立下了“永不毕业一辈子”的信念,激励自己在学习上永远不自满。
按常理说,一个人,在某个专业的选修,或某个学府的深造,以及自己坚持自学,都会有“毕业”的时候。但是,在治学的道路上,在追求知识的征途中,却永远也没有“毕业”的时候。学无止境,“学到老,做到老,还有三门没学好”。这是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话,也是求学长识的箴言。
不妨来重温一个故事:有个徒弟跟着师傅学艺,以为自己学够了,可以出师了,去向师傅道别。师傅让他装了一大碗石子来,问:“满了吗?”“满了!”徒弟答。师傅又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碗里,问:“满了吗?”“满了!”师傅又倒了一杯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这师徒的问答耐人寻味:求知,没有满足的时候,没有毕业的时候。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一次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有人常问我是什么文化程度,我也填过不少如此之类的表格,其实我只是一个永不毕业的研究生而已,学海无涯,哪里会有‘毕业’的一天啊!”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体现着一种成熟、聪慧;“人情练达”演绎着老成、干练。这是一种学识,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领会。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学习的过程犹如“凿井”,唯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凿不息、精进不止,才能最终品尝到真理“甘泉”。人的学问从哪里来?回答是肯定的:从书本上来,从实践中来。所谓学问,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学问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系统的知识,学问学问就是下工夫去“问”。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前提和关键。惟有通过学习,不断领悟新思想、接受新理念、补充新知识,才能把与时俱进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摆脱用老观念看问题、用老套路作决策、用老办法干事情的惯性。
勤学习永不自满。要有一颗永远向上,勇不知足的心,只有这样你才能走的更远,成就更好的自己,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开创人生美好的事业!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佳祺:新时代的奋斗者与变革者
曹灿辉:无障碍通行“只认证”有违政策初衷
曹灿辉:让儿歌远离“少儿不宜”
曹灿辉:别让数字化“绊倒”老员工
朱波:别把“猪保姆”看扁了
陶淑杰:才聚聊城“双选会”,助力就业启新程
杨汇瑜:以“变”对“变”重教育 绘就人才百
曹灿辉:决不容围猎蚕食国有资产
曹灿辉:决不让拿“初中生遇害案”蹭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