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应相信聊城市民会善待公共自行车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10月19日一大早,一些网友给我一些聊城公共自行车的照片,照片上公共自行车被汽车挤撞、车座子被划伤、脚蹬子被卸走、一些孩子在车子娱乐。问我对这些事情什么看法?当时我没有一一回复。后来发现,朋友圈里很多朋友都在转发这些照片,并表示对此事的愤怒。
其实,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别说是聊城,即便在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坏损,这一点大家可以查阅一下新闻。聊城出现的这些情况,属于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因为聊城出现一起杀人案,就怀疑全部聊城人是不是会杀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聊城公共自行车从多次被讨论,到最终使用,经历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提议、提案,在聊城市新媒体委员会开展的“我为聊城发展进一言”活动中,也有作者提出设置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建议。在公共自行车使用后,有朋友问我,如果有人偷走了怎么办?我当时告诉他,谁家中有一个公共自行车,无疑是在告诉周围的人:“我是个偷车贼!”说这话,其实是想说,作为公共财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破坏。
这些年,全国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大趋势,大面积的人集聚到城市,城市人口在激增。但是,并不是进了城就是城里人了,在城里住的未必都符合城里人的素质,一些人在生活习惯、制度遵守、规则意识等方面,都不具备城里人应有的素质。比如在公共厕所大便后不冲水,骑着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在人行道行人后面机动车大按喇叭等行为,而现在又多了一条,就是破坏公共自行车。
城市管理往往具有滞后性,大概意思是,只有在出现一些瑕疵后,才会出台配套措施。这也符合认识的规律,发现问题后,才能有正对性的制定出相应制度,约束那些破坏者,维护公共财物不受破坏。聊城尽管是座古城,但是城市城区面积急剧扩大也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相信本次公共自行车被破坏,势必会让聊城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出现公共自行车被破坏,看起来好像是城市居民素质低,但是被发现后,很多聊城人在朋友圈指责,并呼吁保护好聊城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这就是进步、是一种高市民素质。相信那些破坏者、把公众自行车当玩具的孩子、及其孩子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那样做,也会感觉没面子的,城市形象的维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聊城人,会善待城市公共自行车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楠之:让每个人免于被狗咬的恐惧
曲征:营业者与房主间的纠葛别伤到消费者
提醒老赖:异地账户可直接进行网上扣划
袁文良:防止老人走失需多措并举
张楠之:纸媒会死,媒体永存
艾才国:外卖为何藏在书包里头卖?
李兆清:“四个一百”推选,激荡文明的涟漪
闫国栋:三星陷困境,民族品牌何去从?
刘建林:花季少年遗书背后的沉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