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对鲍勃·迪伦官网删除诺奖信息的感悟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美国知名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的官方网站21日将其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信息移除。《斯德哥尔摩晚报》报道,本周初,迪伦官网中提及迪伦为2016年诺贝尔奖得主,现在这一信息已经不见。瑞典文学院本月13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迪伦并邀请他参加12月的颁奖典礼,但至今未与迪伦本人取得联系。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在博客上说:“如果迪伦能在12月来斯德哥尔摩将很妙,但如果他不想来,就随他吧……诺贝尔奖是为表彰他们的成就,而非诱惑他们来斯德哥尔摩。”(新华网10月22日)
迪伦是谁?在此新闻没有出现前,我这个非音乐爱好者还真不知道。而正是获得诺奖消息被删除,引起我对迪伦的敬仰;对照75岁迪伦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荣誉的看淡,见贤思齐,给我该如何做照亮了方向。
自1997年第一次被提名后,从1998年到2002年,迪伦连续6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这将近20多年的时间里,迪伦一直在专注、认真的做事,因为对于他来说“我做任何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喜欢做”,在做的具体过程中,迪伦还有一个信念:“到处露脸和人们的欢呼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事实上,在掺杂着各种功利色彩的做事中,结果往往不会那么完美。这一点,恰好是我们需要反思、努力纠正的。
即便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同样无法掩盖迪伦的成功。在诺贝尔奖之前,他还获得过奥斯卡奖,金球奖,普利策奖,格莱美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宣布的授奖词是:“他在美国的歌曲传统内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尽管我对获奖拿奖牌、奖金没坏看法,但是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文奖项都会存在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偏见,给谁或者不给谁都有一定的规律。对于容易掺杂感情色彩的奖项,淡然处之是一个思想者必然的选择。
美国总统奥巴马,几年前奥巴马给戴着墨镜上台领奖的老爷子颁奖时,发表了一串热情洋溢的赞美词,鲍勃·迪伦回应给他的只是一个礼貌的握手和微笑,最后奥巴马不得不自己打个圆场说:但若真是这样,他就不是迪伦了。能让总统成为自己的粉丝,也算一种成功。呵呵,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正是缺乏心中的自我,或者说一种提升,所以才无法像迪伦那样的生活。
迪伦去不去参加颁奖仪式,这都不重要。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指出,此前也有诺奖得主未能前来领奖,“无论发生什么,这个奖项属于迪伦。”事实上,从迪伦官网删除获得诺奖信息新闻中,让我知晓了迪伦为了自己目标的努力,和对名利的看淡,并知道了以后该如何做,以后也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忠卿:用消字笔写欠条的新闻关乎每个人
李强:11万欠条变白纸,这钱今后还敢借吗?
曾德凤:我最想做大熊猫
曲征:大学生劝退制度应逐步完善
张丽:识破“二维码”骗局还需多方“合力”
吴雪萌:老师打伞上课,敬业背后是教育困窘
苗凤军:借美丽乡村造势让河北文明更有度
曲征:情侣吻别就“不知羞耻”?
关育兵:小区停车难呼唤秩序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