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喜宴只上一个菜,莫把民俗当腐败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新媒体专电 近日,一则贵州出台的“酒席新规”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眼看春节临近,“移风易俗”的新规为何没能成为节前的“一股清流”,反而成为大家吐槽诟病的谈资?在今年1月张楼村的喜宴上,新郎自家亲朋只能吃一顿饭,且这顿饭每桌只有一个菜,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新华网1月20日)
近年来,尤其是习李新政后,官风、政风改变甚大,各地各级官员想做事,反腐败,树正风,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趋势,好的风向。但是,作为官方和民间,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作为官方不宜把民俗当成反腐的目标。
各级政府所用资费来源于税收,税收是来源于民众,如何用好,用来办什么事情,本应该符合民意,体现出为人民服务。尤其是腐败,作为官员显然不应该,也不合适。反腐对于维护政府清廉、名誉,也是对一些有腐败意图的官员的一种保护,意义重大。从以往的反腐效果看,确实对贪官污吏起到了震慑作用,赢得了民众叫好,这些都是可圈可点之处。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很多时候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理念基本都沉淀在各种民俗中。婚丧嫁娶,娶妻生子,很多时候,都需要相互帮忙随礼祝贺。某些官员腐败,利用各种私事索要贿赂,将本来没有关系、来往的人纳入名单,这些显然不是太靠谱。但是在民间,讲究的是礼尚往来,意思就是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礼记》中有一句“来而不往非礼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我老家茌平县菜屯镇,上年纪的人尤其重视“礼尚往来”。我小时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间随礼10元就是大礼了,到了现在都到了随礼到100元、200元,但是很多老亲亲之间随到40元,却没有长到现在礼金。限制婚礼礼金或许是好事,但是如果硬要限制在100元,对于那些想随礼40元的显然也是不太公正。人家婚礼上吃了8个菜,你才吃一个,很可能会落下个不太厚道。
再者呢,民俗是一个传统,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一个惯例,并不仅仅是好与坏的事情。结婚随礼本来就是“八月十五的月饼,一盒子来一盒子去”,你有事的时候,人家随礼了,结果人家有事了,你却说地方政府不让随了。这样一来,钱是省下了,但关系和感情都砸了。前段时间,聊城电视台就这个事情采访我,问我的看法。我说了:桥归桥,路归路,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让民俗回归民间吧。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面对ofo共享单车,市民能否“及格”?
曲征:过年了,能否设置“年货地图”?
苗凤军:求父母起诉自己落实探亲假有多尴尬?
宋九成:社区医院为什么找不到医生?
“哑巴群众”开口说话,究竟啥情况?
孙伟:河南“全省禁燃”,朝令夕改也是一种美
苗佳男:莫让虚假“超期票”成为回家的诱惑
甘传炳:中国需要怎样的圆珠笔芯国产化?
侯文学:农民工返乡要防“三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