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浙江"灭门案"如不告破 他心亦难安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如果22年前的事情没有败露,刘永彪仍然是那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南陵县第一个在青年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上的人,也是第一个获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称谓的人。(中国网8月21日)
可以说22年的“潜伏”,这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算是套路够深的,有一定的本事。但是,即便警察不去抓捕他,每当听到街上的警笛响过,他还是无法心静;做过坏事的人,经受的其实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没被抓,心亦难安。
这几年,随着侦破手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沉积旧案告破。而被抓住的罪犯,很多却成了一些圈里的能人,有的当上了总经理,有的还漂白成为地方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1999·12·5”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主犯石二群,案后16年内逃亡中“成功”转型为资产过亿企业家,外界传闻他有4个老婆、12个孩子。在公众看来,其生活水平绝对不亚于有“一妻一妾”的“齐人”。
刘永彪曾在文章里写过,说父亲如何如何,是父亲没有教育好自己,让自己和坏孩子走到一起,从而走上了不归路。这看起来好像头头是道,按照那句“子不教父之过”来说,刘永彪的犯罪,父母责无旁贷;但是事实上“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很多家庭有多个孩子,在同样教育氛围下,一些考上了大学,一些却怎么都无法接受教育,在农村务农。
和那些被抓的“优秀”逃犯一样,刘永彪这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同样令人叹息。和对那些成为企业家、头戴各种光环的罪犯一样,人们习惯性的假设,如果刘永彪怎么样,那么会怎么样。其实,即便真有机器猫的“时光机”,让刘永彪倒回到22年前,他还会走这条路,不会有向好的选择。一个人成为好人或者坏人,外界影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改变,是内因影响到了外因。
据办案民警说,据刘永彪交代,民警来排查抽血的时候他就想自首,这22年他内心备受煎熬,曾准备鼠药自杀。相对这种煎熬,刘永彪躲藏22年被捕,更是一种解脱。有很多人在作恶的时候,周围的人并不是没有给他改正的机会,在善意的提醒后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岂不知频繁触摸法律和道德底线后,牢狱之灾难以避免,再说父母没教育好,那也晚了。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二十二》影评: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39名大学生被诉 校园贷陷阱究竟有多深?
姑娘学车被教练要求开房究竟有啥联系?
丁家发:景区“天价”讲解费,谨防公款买了单
曲征:“无烟诉讼第一案”极具示范意义
李忠卿:应给出狱官员立个规矩
徐晓冬“打假”传统武术,噩梦还是转机?
向秋:请读懂“抄得太用心”的潜台词
杨冬梅:谨防“小烟头”出卖城市的“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