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张扣扣案子中的国恨家仇和善终
[导读] 每一个判例,都会成为很多人学习和效法的参考。于欢案从死缓到五年,就是走的亲情这个路子,是公众的呼声影响到了法治,或许也给张扣扣复仇提供了一个样板。张扣扣案之所以被公众...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张扣扣该死,父母之仇该报。轻判未必能善终。
昨夜和媒体圈的朋友们小聚,酒酣,回家就睡。醒来后,看到N多网友询问我对张扣扣案的看法,简单的说两句。检察院和法院定性和判决没毛病,如果不判处张扣扣死刑,就会有无数个张扣扣涌现出来,或许几年后,这三个被杀家庭的后代,也会效仿张扣扣,给自己的父母亲人报仇,判处张扣扣死刑是站在以法治国的高度来处理的,属于国恨。
我一直某些人提倡“大义灭亲”有反感,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生的三大支柱感情;一个连亲情都没有的人,连家都不爱,还会有什么爱国精神吗?友情和爱情都是爱其强,唯独亲情爱其弱,事实上,如果张扣扣的母亲健在,就不会有后来的娶不上媳妇和生活孤苦无依。而正是这个情节,加重了张扣扣对杀人案子轻判的仇恨,才有多年后连杀三人的恶性案子。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不错,但是当年张扣扣的母亲被杀,杀人犯就没有得到严判,据说判了7年,4年就出来了。
每一个判例,都会成为很多人学习和效法的参考。于欢案从死缓到五年,就是走的亲情这个路子,是公众的呼声影响到了法治,或许也给张扣扣复仇提供了一个样板。张扣扣案之所以被公众做关注,在诸多自媒体上声援张扣扣,主要原因还是亲情两字,给自己母亲报仇,维护道义尊严,在很多人看来没毛病。而这些呼吁改判的朋友,也没有换位思考,没有考虑假如是自己被杀,或者亲人被杀后自己会如何想。
张扣扣案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样板,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同样会影响着一大批人群的行为导向。多年前杀人被轻判导致三人被杀,也验证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那一俗语,也告诉各界,法律是严肃的,轻判未必就能善终。
相关新闻:
·一条狗导致全国房价上涨 (2012-04-18)
·张洪泉:育新街便民市场为啥叫好不叫座 (2012-04-19)
·张洪泉:武汉理工大“假文凭”造就“真干部” (2012-04-20)
·张洪泉:警惕官场“低调风” (2012-04-20)
·张洪泉:须深入推广廉政公益广告 (2012-04-20)
·张洪泉:凑钱结婚刀劫的搬运工谁敢嫁 (2012-04-21)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新产业大亨被民间智库看好 (2015-04-06)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
长虹:95后“秒辞”可以被理解吗?
郭喜林:为啥武汉海底捞会有不雅视频?
韩朝辉:“网上恋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邢岩:大江大河荡涤起时代的浪花
作弊反得高分不正当的师生关系羞辱了师德
苗凤军:女儿患病丈夫掌掴妻子谁能理解这种痛
邓尤福:精准监督必须"一竿子插到底"
张楠之:古建修缮何必纠结于“沧桑感”
曾德凤:段子手孔子
游德福:最长寿身份涉假,亟须修复诚信链条
郭喜林:为啥武汉海底捞会有不雅视频?
韩朝辉:“网上恋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邢岩:大江大河荡涤起时代的浪花
作弊反得高分不正当的师生关系羞辱了师德
苗凤军:女儿患病丈夫掌掴妻子谁能理解这种痛
邓尤福:精准监督必须"一竿子插到底"
张楠之:古建修缮何必纠结于“沧桑感”
曾德凤:段子手孔子
游德福:最长寿身份涉假,亟须修复诚信链条
图评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