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男不娶女不嫁两头婚 逝者如此夫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中国青年报百度客户端12月21日)
男婚女嫁人之大伦,是人类的一大传统。不管是女子嫁入男方,还是男方入赘女家,都是一种婚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两头婚”其实也是一种方式,是面对独生家庭的一种尝试,充其量只是一种游戏或者生活方式。
实事求是的讲,一看到这个提法,我首先想到的离婚的那种“离婚不离家”。虽然是离婚,但还囿于某种感情和关系,一些离婚的人还保持着在一起住的习惯。事实上,两个人结婚不在一起,和没结婚一样,无所谓好或着坏,只是一种结合方式。即便生孩子后,孩子适应与否,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是好还是坏,都是一种不好推测,无法预见的事情。
在我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保姆式的。而在很多西方国家,孩子就像一个鸟窝的鸟儿,出飞以后就不再和父母一起生活了,据说,也不全是如此。不管如何说,婚姻和家庭,夫妻之间,夫妻和子女该如何相处,都是一种模式和方式,究竟什么是好,根于彼此之间的感受,只要大家能相互适应,适应生活和自然界等多个方面,主要是孩子和周围的融合等问题。
合适的都是最好的,存在的总是合理的。男不娶女不嫁两头婚,既然存在了,就应该有存续的道理,无需推动或开倒车。如果男方或女方,只要一头感觉不变不合适不舒服,即使你再说好,再敲边鼓,也没有用。男不娶女不嫁两头婚,是存在还是消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就像一些家庭多生孩子,或者不要孩子,只是个人习惯和喜好的事儿,别人说啥都不是个事儿。
一个简单的事件,因为媒体个公众的关注,而引起众议。但事情不会因为关注而蓬勃发展,也不会因为你的不关注而江水倒流。多年以后,大家回首再看,只能淡然一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苗凤军:管好洒水车,西安会更美
孟凡杰:给共享充电宝上把“安全锁”
李欣:时常照镜子才能系好扣子
陈志伟:教育子女,不能简单粗暴
陈志伟:公共场所更应该成为教会孩子文明的课
廖卫芳:多方合力戳穿“1元购”骗局
郑义:不要被“社会性死亡”
孟凡杰:医院“没病找病”该治治了
宋鹏伟:“高空抛物获刑”须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