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企业测试不可逾越红线
作者:周志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临近年终,《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在考查员工时设置了一些与岗位无关的内容与项目,如要求员工“自愿”加班、假扮猎头“钓鱼执法”、统计从业者运动数据等,引发关注。(工人日报12月21日)
以是否“自愿”加班测试积极性与工作态度,成为一些企业考查员工的常用方式。不只是积极性,忠诚度、情商、毅力甚至业余时间是否自律,都成为一些用人单位考查员工的“名头”。与之对应的考查方式,既有假扮猎头“钓鱼执法”,也有打探员工婚育情况,或者设置读书打卡任务、微信步数目标考验员工毅力与自律程度。
考查情商、测试态度、考验忠诚……这些奇葩考查项目何以频频出现?有关专家分析,劳资之间处于不平衡的地位,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进而给劳动者设置奇葩考查。此外,企业管理的合规程度不够,导致实践中无法掌握管理的边界,滥用管理权限。说得更直接、更明白一些,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也可能导致各种奇葩考查、考验的频频出现。
从手段上来说,奇葩考查背后还隐藏了企业企图规避劳动法律风险、监督员工绩效等目的。一些企业的心里预设是员工都会偷懒、都是人力资本,而非真正将员工看作人力资源。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违反法律的。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部分考查、考验方式违反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违反了有关劳动基准方面的规定。就加班而言,一些企业的加班要求,事实上已然形成了对劳动者软性的“强制加班”,涉嫌侵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
企业测试不可逾越红线。考查员工绩效和能力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并且考核制度也要符合劳动法律的基本要求,不能出现违法条款。用奇葩方式考查员工,实际是本末倒置。企业应遵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逻辑,开展激励和监督。那些打着“自愿”旗号强行开展的所谓考查,对企业形象、人才发展、公司竞争力都会造成风险,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
从监督的角度来看,企业要在管理中实施量化管理的方式,在每一个管理的节点都要留痕,以预防出现因缺乏证据而导致的违法违规现象;要强化工会的作用,通过公司内部的集体力量,为企业管理行为增加制约力量。尤其是,要加强监察执法以及仲裁、诉讼的违法矫正,为企业的管理行为划定红线;有关各方须合力建设举报人保护机制,确保员工工作权和隐私权得到保障。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陈镜伊:以“三水”之力 涤旧而焕新
高昊丹:入户纠正蹲地吃饭引思考,基层用好三
刘一:摆正“姿态”下基层 做群众的“好搭子
廖卫芳:“戴口罩防传染病”应成为一种共识
曹灿辉:抓早抓小多方合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于涛:@年轻干部,争做基层优秀“新农人”
陶淑杰:老党员退休不褪色 奉献不停歇
殷建光:触动人心的瞬间温暖震区的冬天
李璐:以真诚之心交付 用实干之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