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黑竞赛”破坏“教育生态”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正值寒假,却有人借寒假之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教育部昨日发出通知,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违规举办的“黑竞赛”其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1月30日《新民晚报》)
其实,为了有效遏制违规“黑竞赛”,教育部此前就公布了竞赛“白名单”,即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共有44项,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等三大类。这意味着其它类别的竞赛均属于违规“黑竞赛”。
但事实上,违规“黑竞赛”犹如“打不死的小强”,仍有一定的市场和生存土壤,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一些违规竞赛组织机构打着“考试获奖,助力升学”的旗号,在学生和家长中故意贩卖教育焦虑,从而骗取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吸引学生和家长踊跃报名参加竞赛。其二,一些学校为了达到名校效应的目的,也暗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违规“黑竞赛”,以竞赛成绩为学校“贴金”。可以说,违规“黑竞赛”的泛滥,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
为此,教育部明确了“任何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这一“禁令”无疑给了违规“黑竞赛”一记“重拳”。但笔者以为,打击“黑竞赛”仅靠一纸“禁令”还远远不够,还需“综合施治”。
首先,教育部门要“站出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通知和文件精神,既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又要对违规“黑竞赛”进行严处罚、严打击。一旦查获违规“黑竞赛”,就应采取“叫停”、“取缔”、“开罚单”、列入“黑名单”等多种处罚机制,让违规竞赛组织机构既付出“诚信代价”,又付出“经济代价”,从而斩断违规“黑竞赛”的利益链。
其次,学校要“站出来”。各地各级中小学校应扮演好“教育者”“拦截者”的角色。一方面,学校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把“黑竞赛”的利害关系告知学生,又要想方设法阻拦学生参加“黑竞赛”。另一方面,学校应摒弃名校效应,不与“黑竞赛”组织机构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要坚决把违规竞赛组织机构阻挡在校门外。
其三,家长要“站出来”。违规“黑竞赛”之所以有市场,这与家长的推泼助澜有着直接的关联。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要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不被“教育焦虑”所裹挟,不盲从、不跟班,从而共同抵制违规“黑竞赛”。
此外,学生也要“站出来”。其实,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已经很繁重,如果再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黑竞赛”,这无异于加重学业负担,显然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作为学生,也应学会对“黑竞赛”说“不”,或积极大胆地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笔者相信,只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包括学生,都能一起“站出来”,共同向违规“黑竞赛”开刀,就一定能让违规“黑竞赛”组织机构无立足之地,无生存土壤,帮助广大学生从违规“黑竞赛”的泥淖中挣脱出来,从而既营造好育人环境,又守护好的教育生态。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从笼中鸟和宠物狗说起
为入职被骗700余万,板子不能只打骗子
薛家明: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的三剂良药
周志宏:“乱飞”的无人机亟待规范
廖卫芳:“开门红”不需要“开门炮”
关注“男童袭击孔雀”更应关注什么
殷建光:网络热议莫把误会变误导
殷建光:前“兔”美好,你我都是幸福追梦者
郭喜林:我记忆中的那棵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