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霍金成“中国网红”背后的国人精神自救
作者:程振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物理学界大牛史蒂芬·霍金4月12日进驻中国的微博平台,表示将通过社交媒体与网友交流,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在其发出问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粉丝数已经突破30万,截止今早八点,已突破200万,势头之盛力压那些朋友圈网红。粉丝们本以为从此可以和大牛一起愉快地玩耍了,然而,勤奋的霍金今早的一条关于“突破摄星”的微博让网友们彻底懵逼了……
霍金在新浪平台上开微博,一天之间粉丝量达200万,就现在的热度,和随之衍生的话题发酵来看,霍金在中国成为最火的网红,可以大胆想象。毕竟相比邓超、雪梨这些靠自己制造话题的土鳖网红,霍金身上的学术光环,和自带网红气质,对精神匮乏的中国人而言,确有无法抗拒的吸引效应。
霍金被誉为在世最伟大科学家,除了身残志坚,这位科学怪咖还会演电影、写歌、讲段子,当然还会网友调侃的“成为网红的正确姿势”。在网红元素差不多被开发殆尽的中国,网红霍金的到来正是时候。欣喜的是,这个霍金不同于常规网红,他不是要来与中国人“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而是要与大家分享诸如“突破摄星”飞去半人马座的奇思妙想,虽然中国网民懵了,但是做科学启蒙、传播高端思想的网红霍金,正好契合了国人隐有自觉的精神自救。
自媒体不全是肤浅、快餐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媒体用户也会有诸多高大上的诉求。不久前美国人发现“引力波”时,恰恰就在微信上国人讨论最为热烈,等于是进行了一次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启蒙。霍金成中国网红,不仅因为他的自带网红属性,还因为中国数量巨大的中产群体聚焦在微信等自媒体上,本身就有获取高端知识,以崇高深刻对抗精神庸俗无聊匮乏的需求。
学者徐贲说过,当欧美年轻一代精英在从《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或者《利维坦》中汲取精神的养分时,我们的大学生精英正在乐此不疲地吸收像《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狼图腾》等快餐文化。中国青年精英还在崇拜马云、王石们,本身就说明他们的精神追求有限,精神匮乏到了匪夷所思甚至危及国家未来的地步。好在精神自救已经开始,高端知识微信公号“罗辑思维”在短短时间里获取数百万订阅量,而且社会影响力极大,本身就说明有更高追求的群体正在展开精神自救行动。如今霍金也来到中国自媒体平台,国人的精神自救获得一个新的出口。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基础物理学,而基础科学研究恰是中国的短板,很多年轻人言必马云雷军,对卓越科学家既不了解又无认同感,网红霍金随便抛出一个“突破摄星”微博,就让中国网红兴奋,很多人开始关注起过去从不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希望这种网红现象引起的科学启蒙和科学热情,能从自媒体平台延伸至现实世界,更多人关心基础科学研究,更多年轻人开始崇拜霍金这样的大科学家,从事造福人类振兴国力的科学探索。
霍金成“中国网红”不是偶然,背后是国人的精神自救诉求,希望这种诉求能从网络走向现实,产生更多的实际效应。当然也希望中国的科学大师,也能像霍金一样,拥抱互联网,多做一些科学启蒙的实际工作,不仅为培养下一代计,还有为国人的精神自救出一份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醉江南:“菜单一元”式“霸王条款”胆气何来
郭喜林:11岁女孩惨遭父亲家暴身亡令人揪心
“副省长出庭应诉”体现法治进入新常态
范飞:为何官员总能成为被敲诈对象?
李云勇:“宋仲基”不是提升学习的“助推剂”
男子和女友携手救人是中国“最美恋人”
李兆清:社会救助,为弱势群体点亮小桔灯
“天价过路费”缘何“扣时容易,退时难”?
景区门票“涨幅模式”岂可“逐利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