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送温暖”也要讲究精准
作者 :李源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年末岁尾,又到“新春送温暖”的时候了。今年甘肃兰州给单身汉送去了“老婆本”,辽宁调兵山给残疾人送去了轮椅车,云南楚雄给低保户送去了惠农政策,这些地方“精准送温暖”的新探索,把群众最需要的暖意送到心窝子上。(人民日报 2月3日)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各级党组织通过新春慰问,为老干部、老党员以及贫困群众等受众群体送去“米面油”,帮助他们度过一个热闹祥和的春节。可以说“米面油”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米面油”对于不少慰问群体而言,已不像过去那样稀缺,人民群众对新年的期望也在温饱的基础上有了更高追求。
我们要注意到各类受众群体需求已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以往温饱这一民众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已基本实现,倘若还“一刀切”式的沿着老路往前,难免让部分慰问流于形式。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一指导方针同样适用于各级党组织的新春慰问活动。所以,我们的新年送温暖也应与时俱进,在“米面油”的基础上,量体裁衣,在精细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分民忧,解民困。
要实现精准式的新春慰问,前期准备不可少。对于慰问对象的家庭情况例如有无重大疾病、身体残疾,生活有哪些具体困难以及收入多少要全面掌握,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做到雪中送炭,真正解民所需。
精准式慰问要树立发展意识,摆脱“例行”观念。不可否认,部分地区的慰问好似一阵风,片面的将慰问理解成例行工作,慰问活动如蜻蜓点水般,来去匆匆。至于慰问过后群众的困难解决与否,便没有了下文。所以,要做到精准慰问,就要着眼群众的困难,围绕困难商定慰问内容,并坚持久久为功的原则,将慰问活动作为工作的起点,将群众苦难的解决作为终点。
一味的送“米面油”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懒政惰政的思维。所以,要实现精准式慰问,各级党政干部必须要杜绝“刻舟求剑”式的工作习惯,积极大胆探索,为慰问群体送去“暖心窝子”的温暖,从而让新春慰问历久弥新,焕发新的活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云勇:保护婚登权益别只靠“指纹锁”
节前精准送温暖 不妨点亮“微心愿”
程振伟:相比鸡爪或麻辣烫,地铁才是真主角
李兆清:书报亭困境,还需共同化解
完成年检一天的电梯就出事,咋都透着邪乎!
周歌:“3岁女童驾车撞倒老太”莫非是传说?
郭喜林:“e租宝”非法吸资500多亿说明啥?
杜垚杰:“未成年人整形”不能认钱不认人
赵付芹:畸高彩礼引发的悲剧何时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