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醉驾案件企事业单位占五成说明了啥?
作者:苗凤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成为众多有车一族的共识,但仍有部分驾驶员心存侥幸受到查处。市公安交管部门昨天公布今年1月至11月全市醉驾案件的“大数据”,并公布了部分醉驾案例以警示广大驾驶员抵制酒驾和醉驾行为。(2016年12月7日《武汉晚报》)
交通治理在当今社会来讲广大百姓都相当重视,尤其是交管部门在交通治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措施,对违反交通法的行为进行从严从重治理,并且随着这项工作交管部门的力度增大,很多百姓都认识到开车上道就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就要为自己、为家人,为其他人的人身安全负责,当这一认知在当今社会几乎都成为一种共知时,这交通违法事件也应该越来越少。可事实上呢,总有某些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尤其是酒后驾车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之所以出现的不少,还是有个别人因为个别原因内心存在侥幸心里,于是酒后驾车,醉驾行为时有发生,面对这一群体,广大百姓相当关注,这一群体到底会是什么人呢?会不会更多是没素质的普通百姓呢?
今天相关媒体通过对酒驾事件的分析研究,真正发现一个大问题,很多酒驾和醉驾的行为人,普通百姓占得相当少,很多居然会是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并且这类人员占五成之上。如此数据出台,真正是让广大百姓意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有文化,都应该知法、懂法,都应该更高的素质,可是在驾车出行活动中怎么就闯交通法规的红灯呢?这酒后驾车事件怎么就控制不住呢?其原因何在呢?
企事业工作人员出现的酒驾人员占交通违章人员的五成以上,这说明了企事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漏洞,那就是在落实相关的机关或者单位纪律时,没有做到制度在落实时长牙,正是这样,相关单位的领导普通职工还存在着吃吃喝喝的行为,并且在就餐中对于酒后开车还存在着更多的个人想法,尤其是更多的是侥幸心里,正是这样,才出现酒后开车现象。这同时也说明了,在企业事管理工作中,其“四风主义”,尤其是吃喝之风,享乐主义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做到完全根治,做不到治本,正是这样,才需要企事业单位重视,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个人禁四风工作中要做表率,要坚持做到工作时间不饮酒,出行开车不饮酒,只有领导干部自己主动而为之,并且对于机关单位制度在落实时自己做榜样,对于违纪问题主动进行处罚,相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同时这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酒后驾车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还有就是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喝酒必须要慎重,因为组织和纪委对其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一旦酒驾,交管就会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通报,一旦处理,可不是简单交管部门一个单位处罚,还要接受组织和纪委的处罚,到时候因为一顿酒局而影响了个人的前程,埋怨自己,后悔不应该做这样的傻事又如何,违法犯罪没有后悔药,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承担相关的处罚责任。
今天相关媒体对酒后驾车的群体进行归类分析,对于个人和相关单位来讲应该重视,切莫仅仅这一事件只是简单地当成一则新闻来对待,更需要相关的个人和单位对事件的出现认真反思,看自己和本单位在人员管理工作中是不是存在着懒散行为,如果存在立刻整改,相信只要责任到了,酒驾将会远离公职人员群体,那才是时代反腐反“”四风“”百姓最希望看到的,这更能够体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高素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甘传炳:有多少能读懂“厚德载物”?
别让拖欠工资绊住农民工回家过年的脚步
袁文良:闲议“养不教父之过”
吴雪萌:用机制为留守儿童织就关爱之网
李兆清:为英雄而歌,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
曾德凤:王牌动物也有软肋
关育兵:阻止了上当,别放走了骗子
侯文学:警惕贪官“成功学”让其走向深渊
肖怀中:送科技下乡要注重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