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月:“塑料紫菜”又是假的,信任还有多远?
作者:刘明月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近日,有一段网民称“买到假紫菜”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女士怀疑自己买到的紫菜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对此,多家媒体已通过实验、咨询专家等方式进行辟谣。21日,“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也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希望大家不造谣、不传谣。(2017年2月24日 来源:人民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猪肉、大米、菜油、蔬菜、调味品……总之,与吃有关的东西,已经有太多太多与“不安全”扯上了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事。这不,“塑料紫菜”有让那些喜欢吃紫菜的不敢下手了,让家里有紫菜的不敢吃了,都等着“辟谣”的信息呢。
为此,媒体记者通过对紫菜和塑料袋进行火烧、泡发和手撕操作后发现:紫菜从手感、外观及燃烧后的状态等各方面,与塑料袋都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轻易分辨。与此同时,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对“视频中的紫菜由塑料制作”予以否认。钟博士表示,“视频中的产品干时脆,遇水变软,塑料并不吸水,所以它不可能由塑料制作。”由此可见,“紫菜”的“清白”也算是恢复了,人们又可以安全地吃紫菜了,“假紫菜”的新闻又逆袭了。
但是,“塑料紫菜”的新闻虽然过去,但是对这个新闻的反思我们却不能止步。当然,对于“谣言止于智者”这个认知,很多人都一句知道了,但是“不传谣”以后呢?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信任”问题,为何一谈食品安全都有不安全的感觉,不仅仅因为曾经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阴影”,更因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从没有停止过。
信任,建立起来很难,但是打破起来却很容易。“塑料紫菜”就像一把“刀”,把人们舌尖上刚好的伤疤又戳破了,随之而来的是质疑,是阵痛,是希望权威部门或者媒体的“澄清”,唯有真相才能让他们那颗忐忑的心再安静下来。
舌尖上的安全如此让人担忧,让人不信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曾经的食品安全做得太让人伤心了些。要重拾信任不容易,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食品安全不仅仅需要监督部门,更需要生产商、销售商的共同参与,才能让良心食品真正地良心,也才能让信任回归。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马文军:做好事莫让好人心寒
李强:怀孕逃家暴,说好的“反”去哪儿了?
“老而不死是为蒙”,“蒙人”文章传千古?
曾德凤:我如此对抗伤害
李忠卿:乘客“就地停车”的要求并不过分
乞讨变了味儿,莫让人心跟着变
苗凤军:忆大山在当今时代有何意义?
侯文学:广告不能突破“警戒线”
郭喜林:盲人开店,物业三倍收费是什么心态?